對話來伊份:BI月活躍用戶突破2000+,“讓業務用起來”成為日常

來伊份,“主板零食第一股”,2002 年創立于上海,3600+門店遍布全國百余座大中城市,成為 7 億人次的零食首選品牌。旗下嗨吃無骨、伊天益袋、等近千款零食,深受消費者青睞與厚愛。2020 年以來,公司聚焦新鮮零食戰略,以全新品類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起“新鮮零食=來伊份”的認知價值。同時,來伊份與全球合作伙伴攜手,不斷回饋消費者、員工、投資者和社會,持續推進建設生活生態大平臺企業愿景的實現。
2018年,來伊份與觀遠數據合作,引入觀遠BI推動公司數據建設。至2023年,雙方合作已持續五周年。
五年里,觀遠BI在來伊份內部的月活躍率持續上升,截至目前月活躍用戶已超過2000+。從管理層到一線業務人員,使用觀遠BI了解業務經營情況、進行業務分析,已經成為每個人的日常習慣,真正實現“讓業務用起來”。從推進公司經營核心戰略,到線下門店運營的細分場景,BI應用貫徹其中,持續在公司的業務增長中發揮價值。
近日,觀遠數據《數智大咖觀》欄目特邀來伊份大數據部門產品總監余遷對話,回顧來伊份與觀遠數據五年合作歷程,挖掘BI賦能業務價值,展望未來數字化建設新方向。
以下為本期《數智大咖觀》訪談實錄:
攜手五周年,讓業務用起來
觀遠數據:來伊份與觀遠數據合作到今年是五周年,是什么促成了2018年雙方開始合作?
余遷:2018年之前,來伊份的數據平臺主要是國外某廠商的BI體系做的,整個數據報表方面的開發建設周期會比較長。此外,市場上該產品相關的報表開發人員也比較少。所以無論是從效率還是成本角度上,都推動我們要開始自建內部的數據中臺。但自建數據中臺就意味著我們要將更多精力投入至此,導致業務的報表需求的開發效率會比較低,但業務需要看到的報表數量又是非常多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2018年開始與觀遠數據合作。
選擇與觀遠數據合作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觀遠BI產品能夠契合多數據來源的模式,以及考慮到后續對接自建的數據中臺都非常方便。在前期觀遠BI可以直連BW的數據源,當我們開始自建數據中臺后則可以直連到我們的數據中臺。另一方面是觀遠BI的可視化分析、拖拉拽式的操作,以及各種分析維度都很契合業務的需求,能夠幫助我們比較快地提速。
觀遠數據:在雙方五年的合作里,您印象最深刻的事?
余遷:觀遠數據一直在講“讓業務用起來”,對我們來說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在公司內部觀遠BI的月活躍率一直在上升,到2020年年底達到了很好的月活數據。這代表著這個平臺在我們公司真正“讓業務用起來”了。現在在公司內部大家都已經形成了日常使用觀遠BI的習慣,平時可能不會有什么特別的感覺,但一旦沒有了肯定會讓業務們非常不習慣。
BI月活2000+,決策不再“拍腦袋”
觀遠數據:目前公司里有多少人在用觀遠BI?
余遷:根據我們自己拉過的數據來看,目前月活躍用戶有2000+。使用者除了我們IT部門的數據開發同學和數據分析師之外,業務部門數據分析相關崗位的同學也會用它去做分析,而業務部門更多的同學也會用它去了解自己關心的數據。
觀遠數據:對于公司內部不同的角色來說BI有什么價值?
余遷:我們的管理層是非常關注數據的,我們打造了一個移動端BI產品,內部稱為“天盤”。通過這個移動端的BI產品,管理層能夠每天隨時隨地看到所關注的報表數據,方便他們進行經營管理決策。同時,出現異常數據也會及時預警,提高我們的反應能力。
對業務層來說,則會每天定時通過PC端的BI去做數據分析,及時了解業務表現,分析業務問題,快速找到調整方法。
觀遠數據:隨著BI平臺在來伊份中使用率越來越高,對公司核心業務和經營管理帶來了哪些變化?
余遷:我們公司經營主要有三大戰略:
第一個內部稱為“萬家燈火”,指要在更多城市開更多的門店;
第二個內部稱為“千帆計劃”,指要在更多城市找到更多的經銷伙伴;
第三個內部稱為“大鬧天宮”,指我們要做一個多元化的平臺,和更多合作伙伴一起賦能行業。
基于其中“萬家燈火”這一戰略,我們要開很多的店,這些店的業務都需要進行大量的數據分析。比如門店經營的好不好、加盟商店的盈虧分析等等,都需要基于大量的數據做分析。原來的經營決策相對較多的依賴人工經驗,現在有了這套平臺,業務可以基于這套平臺的數據沉淀和分析模型所提供的能力,更方便地進行這些業務方面的數據分析。通過分析業務可以更快速、準確地知道每個月有多少家新開門店、加盟商的門店賺不賺錢以及對應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對于整個公司來說,如果沒有這套平臺,這些東西就很難去分析,或者即便有數據也不知道怎么去了解。
在其他戰略的推進中也一樣,有了平臺之后我們的業務在決策中不會再是“拍腦袋”式的決策,大家都會很關心數據,會去研究數據背后的邏輯,關心ROI等指標反饋,基于數據分析去考慮運營動作該不該做。
觀遠數據:來伊份非常注重線下門店的運營,在這個核心業務場景中BI有哪些應用實踐和價值產出?
余遷:在門店場景中,我們借著與觀遠數據的合作,進行了兩個方面的數字化實踐:
第一,融合觀遠BI,與觀遠數據一起打造了“門店經營助手”這一產品,整合了門店管理相關的數據,包括銷售數據、庫存數據、盈虧數據等,并將其細化到每一個門店的維度,讓一線的經營者能夠更方便地看到自己門店的經營數據,也賦能一線的管理者能夠更精準地做經營決策。并隨著業務的迭代,對“門店經營助手”進行了2.0版本的升級,讓大家能夠看到更多想看的數據。包括基于我們的加盟商業務,專門做了加盟商相應版本的升級。
第二,針對門店管理中巡店的部分,打造了巡店系統,其中包含了門店經營全生命周期的數據分析維度,能夠幫助公司的管理者在巡店之前全面了解門店的所有信息,進行分析決策。
此外,我們目前在做“精益店管理”和“門店全智能監控”兩個項目,會采集門店所有智能硬件的數據,并基于數據平臺進行監控,減輕門店經營者日常的一些工作壓力。在經營鏈路方面,也會將一些好的管理SOP和經驗進行沉淀、梳理、固化,對一些問題點也會進行相應的預警,這些同樣都離不開BI對數據的采集以及分析、應用。
重視數據價值,奔向AI賦能
觀遠數據:基于來伊份的數字化建設,有哪些經驗可以傳遞給行業中同樣關注數字化的企業?
余遷:站在來伊份的角度上來說,首先要強調的還是數據的重要性。企業的整個數字化建設中,數據是非常重要的。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架構,企業一定要有自己的數據中臺或者平臺的概念,能夠把數據沉淀下來、匯聚起來,而不是分散在各個系統中。匯聚之后可以借助BI去提升自己業務分析的能力,只要業務真正用起來,對企業業務的增長一定會產生相應的效果。
觀遠數據:數字化建設是一件長期的事情,來伊份對于未來的建設有什么樣的規劃?
余遷:目前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我們的數據看板、報表已經足夠多了,業務也已經真正在用起來了,后續我們會想要幫助業務真正實現數據洞察,幫助他們提高分析能力,能夠讓業務真正通過數據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我們目前在嘗試針對業務流程做一些半自動或者自動化的監控,并通過歸因分析幫助業務找到產生問題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長期的建設計劃中,這些探索實踐可能會更多的和AI結合起來。
感謝余總對觀遠數據的認可。期待下一個五年,繼續攜手成長,并肩探索,打造更多引領行業的最佳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