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今年上半年,國內 To B 行業都經歷了什么?

牛透社
+ 關注
2023-07-13 10:12
776次閱讀
激動、希望、迷茫、彷徨、失望……

今年上半年,國內 To B 行業都經歷了什么?

如今 2023 年已至中途,迎接人們的,卻是一個高開低走的現實。

對于 To B 行業來說,2023 年本來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年份。

告別了三年的疫情,人們滿懷希望地開啟 2023 年的大門,如今 2023 年已至中途,迎接人們的,卻是一個高開低走的現實。激動、希望、迷茫、彷徨、失望……2023 年的上半年,特別是在 SaaS 行業中的人們,經歷了情緒上的起起伏伏,“每天都很忙碌,為了業務不停奔走,然而今年半年下來,收獲寥寥。”這樣的嘆息,在圈子里成了普遍現象。顯然,行業暫時無法給人們帶來太多,這需要時間的積累和從業者的不懈努力。

為了尋找到新的希望,讓前路不再那么坎坷,站在下半年的起點上,有必要對上半年進行總結:2023 年的上半年,整個 To B 行業經歷了什么?有哪些新的變化,新的機會?新的挑戰又在哪里?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將從投融資數據分析、行業大事件、重要政策支持這三個方面,來梳理和回顧 2023 年上半年的國內 To B 行業,

據牛透社不完全統計,2023 年上半年,企業服務行業資本市場發生160 余起事件,覆蓋23 大類(銷售/客服、垂直行業、技術支撐、財稅費控、數據資產、生產供應、工業軟件、外部服務、企業安全、營銷/獲客、工業互聯網、IaaS平臺、元宇宙、協同辦公、人力資源、云 ERP、電商平臺、數據智能服務、協同平臺、物聯網、網絡安全、數據分析、電商 ERP)。

今年上半年,國內 To B 行業都經歷了什么?

2023 年上半年企業服務月度融資數量和總金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其中,投融資事件 139 起,上市相關事件 17 起,共有五家企業成功上市 (北森、易點云百家云藥師幫、友車科技),正在沖刺上市的企業包括多點、思億歐、震坤行百望云七牛云慧算賬、聚水潭、云知聲英矽智能海康機器人等,一家企業 (容聯云) 退市。根據已經披露的融資金額折算,to B 市場累計融資金額近 250 億元人民幣。

今年上半年,國內 To B 行業都經歷了什么?

2023 年上半年企業服務投融資輪次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融資輪次來看,A 輪及以前 (包括天使、種子) 的融資占 70.29%,大部分融資集中在早期。B 輪融資和中后期 (C/D/E) 融資各占 12.04%。由于“未知輪次”占 5.63%,因此,早中后期融資輪次占比會更高。

今年上半年,國內 To B 行業都經歷了什么?

2023 年上半年企業服務投融資及上市領域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領域分布來看,垂直行業 (41 起)、技術支撐 (40 起)、數據資產 (9 起)、工業軟件 (8 起)、財稅費控 (7 起)、企業安全 (7 起)、營銷/獲客 (7 起)、電商平臺 (7 起)、生產供應 (6 起) 等投融資事件數占據前列。其中,垂直行業 (包括游戲、金融、餐飲、零售、能源、汽車、物流、醫療、不動產) 獲得投融資的事件數最多,占 26.28%,其次是技術支撐 (包括 RPA、云存儲、數據庫、物聯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視頻技術、隱私計算),占 25.64%,第三是數據資產,占 5.77%。

從時間來看,3 月是融資總金額的最高點。3 月共 42 起融資事件,合計融資金額 114 億元。其中,人工智能創新企業銜遠科技獲得天使輪數億元的融資,工業軟件開發商谷斗科技獲得連續兩輪億元級融資,京東集團旗下從事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業務的子集團京東工業獲得總額 3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時空大數據及位置交互出行數據服務提供商籮筐技術,獲得總額 2.2 億美元的戰略投資。

今年上半年,國內 To B 行業都經歷了什么?

2023 年上半年發生上市相關事件 14 起,涉及 14 家企業,實際完成上市的為 5 家企業,成功上市率 35.7%。已上市的企業中,1 家為美股,3 家為港股,僅友車科技 1 家是在科創板上市。從上面的圖表中可以看出,垂直行業和技術支撐是上市企業的兩大門類。

整體來看,今年以來,ChatGPT 點燃了投資人的熱情,人工智能成為投資熱門,與此同時,國內資本市場對 SaaS 行業的態度也開始回暖。2022 年,經歷了非理性估值的 SaaS 行業雖然進入了估值下調的周期,但從長期看,SaaS 估值的下調,并沒有影響到投資人對 SaaS 行業整體發展趨勢的看好,以 SaaS 解決行業痛點,是資本的主要關注方向。

目前,投資的邏輯已從關注 SaaS 技術本身轉向對行業的關注。與其說是投 SaaS 企業,不如說是對各行業本身的投資,SaaS 本質上是助力各行業實現數字化和降本增效的手段,當下的狀況是,不落在具體行業的通用型 SaaS 產品,資本基本上不再關注,只有落在具體行業里的 SaaS 產品,資本才能看到其落地的價值。

另外,今年 1 月以來,在數字經濟政策利好,經濟復蘇預期增強等因素作用下,港股互聯網科技板塊持續上揚,資本市場的回暖,有助于 SaaS 企業打開融資窗口,開啟新一輪的發展機會。

1. “百模大戰”

去年底以來,ChatGPT 與大模型的全球爆紅,為科技界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包括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以華為為代表的 IT 系服務商,商湯、科大訊飛等人工智能企業,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為代表的電信運營商,還有教育/金融/醫療等行業企業紛紛入局。

而且,大模型也帶動了國內新一波的創業風潮,包括創新工場董事長兼 CEO 李開復、搜狗創始人王小川、京東集團原高級副總裁周伯文、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等重量級人物,都加入到了大模型的創業浪潮中。

今年上半年,國內 To B 行業都經歷了什么?

短短半年來,各路科技企業紛紛發布自己的通用大模型/行業大模型產品,特別是在自然語言理解、機器視覺、多模態等方面,出現了多個在行業有影響力的大模型。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以來,國內 10 億級參數規模以上大模型已發布了近百個,國產大模型“百模大戰”全面打響。此外,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均出臺了鼓勵和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政策,可以預見的是,國內大模型將持續高速發展。

【點評】

眼下,大模型正處于起步階段,既充滿著機遇,也包含了重重挑戰,這需要官、產、學、研各界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機構要合理引導,鼓勵大模型企業的探索和試錯,為產業創新鋪平道路。第二,企業界要在研發和升級大模型產品上下苦功,提升大模型的性能、效率和安全性,將國產大模型產品提升至國際水準。第三,行業可以組建相應的聯盟機構,共同構建開放的大模型產業生態,互通有無,避免因盲目追趕而導致的種種問題。第四,行業應建立相應的研發、評估、落地、應用等一系列的標準機制,實現大模型產品的有章可循。

2. AI 浪潮席卷 SaaS 行業

2023 年的 SaaS 行業,第一關鍵詞就是人工智能(AI),對于企業管理軟件行業來說,AI 產品的里程碑式升級意味著機遇與未來,“SaaS+AI”這一組合,有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在國內,SaaS 企業開始嘗試更加深入地將旗下產品與 AI 融合,今年 4 月,釘釘、百度如流、金山辦公 WPS、印象筆記相繼推出大模型支持的 AI 產品,不僅這 4 家廠商,在此之前,字節跳動旗下辦公軟件飛書,宣布推出智能 AI 助手 “My AI”;還有石墨文檔宣布接入百度文心一言,走向 AI 化。

今年 5 月,微盟基于大模型的 AI 產品完成落地,并面向現有已經服務的商戶正式開啟使用測試。HR 軟件廠商北森也推出了 AI 產品——個人領導力教練 Mr.Sen。這款產品可在新晉領導者的轉型適應、團隊管理、個人發展、績效反饋等方面,承擔領導力教練的角色。今年 6 月,HR SaaS 廠商 Moka 則發布了首個 AI 原生 HR SaaS 整體解決方案——Moka Eva。據介紹,Moka Eva 可提升企業招聘效率、優化員工體驗、賦能管理者,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應對當下經濟周期中的挑戰。

【點評】

無論是從市場競爭角度,還是從 AI 技術為軟件廠商帶來的創新和增長機會上看,AI 已經成為了 SaaS 企業的共同選擇。SaaS 提供的是軟件,更是服務。AI 可以為 SaaS 帶來很多改變,但不會改變服務的本質,歸根到底,“SaaS+AI” 還是要回歸商業本質,以客戶為中心,把產品做好,追求客戶成功。正如一位從業者所說,“AI 會為 SaaS 企業帶來很多可能性,如何去選擇這些機會,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客戶的核心訴求上,提高產品綜合能力,建立自己的壁壘。”

3. 阿里高層人事變動

今年以來,阿里云動作頻頻。3 月 28 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宣布啟動“1+6+N”組織變革,這被認為是“阿里巴巴 24 年來最重要的一次組織變革”。根據這一方案,阿里云作為六大業務集團之一,將成立董事會,實行 CEO 負責制,“將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

五月,阿里云又接連爆出兩則重磅消息:十年前卸任的阿里云總裁王堅,將以全新的身份重新加入阿里云;未來 12 個月,阿里云將從阿里集團完全分拆并完成上市。今年 6 月,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兼 CEO 張勇通過全員信宣布,經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同意,他將于今年 9 月 10 日卸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兼 CEO 職務,此后將專職擔任阿里云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

【點評】

業界有觀點認為,張勇帶領下的阿里并沒有得到資本市場和投資者的認可,才導致股價大跌。而目前阿里的應對思路也是很清晰的,通過分拆業務,做細每個板塊,重新獲得外界的認可。在這些業務板塊中,從市場地位和營收來看,阿里云無疑有著極大的發展潛力,但要想成為世界級企業,必須要有全新的商業思路和邏輯。可以想見的是,身為阿里巴巴分拆最徹底的業務板塊,一旦成功上市,阿里云將會提供一個全球范圍內云服務商發展路徑的全新樣本案例。愿景雖然美好,但對于尚未實現全球化的阿里云來說,接下來面臨的挑戰,也是巨大的。

在國內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企業級 SaaS 應用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近年來駛入了快車道,市場前景可期。特別是相關產業規劃和政策的紛紛出臺,在推動行業上云和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不同行業對 SaaS 產品的認知和需求。

今年以來,在宏觀和微觀層面,從《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到今年三月全國兩會期間的《政府工作報告》,再到全國政協委員關于推廣 SaaS 服務的相關提案,不但讓數字經濟的重要地位得到一再凸顯,更為 SaaS 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SaaS 模式也勢必將成為數字中國建設中的重要載體。

宏觀層面:

今年二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其中提出,“到 2025 年,基本形成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一體化推進格局,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規劃》指出,要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研究制定推動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農業、工業、金融、教育、醫療、交通、能源等重點領域,加快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支持數字企業發展壯大,健全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工作機制,發揮“綠燈”投資案例引導作用,推動平臺企業規范健康發展。

今年三月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強化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支撐。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經濟發展。

微觀層面:

SaaS 服務今年首次在全國兩會的提案中亮相。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院院長劉尚希在提案中建議,將 SaaS 服務定位為新型產業,完善營商環境、引導企業積極上云,提升 SaaS 應用的滲透率、鼓勵各類頭部企業發揮技術和人才優勢,助力 SaaS 市場生態加快形成。全國政協委員、360 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則在提交的提案中建議相關部門把 SaaS 模式作為推進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有力抓手,建議對 SaaS 生態企業給予政策支持。

其實,今年以來的 To B 行業,還是有著不少積極因素。

從政策支持、技術應用、資本動向等等多個維度來看,行業似乎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有了 AI 的加持,To B 服務將獲得重構,也將創造新的模式,由此衍生出更多的商業創新。一方面,是科技創新不斷向上突破,新技術層出不窮;另一方面,是不斷拓展服務邊界,行業數智化服務的觸角將延伸至越來越多的細分場景,這背后,孕育著無限商機。

當然,To B 行業的發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與國外相比,國內的 To B 產業生態尚不完整,市場也遠未成熟,行業滲透較低,作為實現數字化技術普惠發展的重要途徑,行業任重道遠,但差距也可看作是上升的空間,廠商可通過研究行業、研究客戶、打磨產品、創新商業模式、精細化運營、適配信創體系和積極擁抱新技術實現做大做強,迎來新的希望。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牛透社”(ID:Neuters),作者:海城,36氪經授權發布。

[免責聲明]

原文標題: 今年上半年,國內 To B 行業都經歷了什么?

本文由作者原創發布于36氪企服點評;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資深作者牛透社
0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