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專家團|知果:如果你有機會,一定要有從0到1構建產品的經歷

知果日記
+ 關注
2023-07-17 16:52
855次閱讀
今天星期日,一如既往那么熱,出了一會兒門,可把我給曬暈了。
所以,看看書、寫寫東西、喝喝冰鎮西瓜青檸茶,不妨為一件最舒服的好事兒。
今天想和你分享關于「從0-1構建一個產品」的事兒, 這事兒最近對我自己觸動挺大的。
我們做產品,更多時候,是在已有的產品上(還不是自己設計的產品),處理一個個需求,增加一個個產品功能。這樣的狀態說不好也好,說好也不好。
好的是, 每天的工作基本可以預見,時間長了,也就能勝任了。
不好的是, 做了很久,可能依然無法建立對產品的體系化思考,想不清楚why。
記得有個同學提到: 在公司做一個產品已經很久了,對業務也比較了解,但臨時接了一個新的項目(與剛提到的產品業務很像),可此時卻無法很好的勝任這個項目。
這是為什么呢?
我思考:雖然我們做了一個產品很久,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處理各種客戶提過來的需求,可沒有對產品真正進行過系統地、深入地梳理、思考、推敲,導致改變了一些需求形態和邏輯,我們就搞不定了。
專家團|知果:如果你有機會,一定要有從0到1構建產品的經歷
解決這個困境有辦法嗎?有的。
俗氣地說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從宏觀到微觀,一點點去解構你的產品,搞清楚“本質層、表現層”,不能只停留在表現層。
當然,如果可以,知果還是希望你有機會去主導/參與產品從0-1的構建,主導是最最最好的,可以充分鍛煉我們的產品架構思維和產品設計思維。
很幸運,我有機會做這件事,并且在每次參與中,我都有新的體會。
這些年,我從0-1打造B端產品的“九步法”感悟
今天,再分享3個,我的親歷體會。
01
更好地認識自己
不知道你有沒有經歷過,特別是面試的時候,大部分面試者會說:“我覺得我的邏輯能力很好,能考慮到這這這,那那那,所以我特別適合做產品。”
起初,我挺認同的,我相信這是真的。而后來,當我和他們在工作上進行協作時,發現他理解的自己邏輯能力好,應該是一種自我感覺的評價標準。比如,你告訴他可以怎么做,他就可以做到;而你不告訴他要怎么做,他沒辦法想到,甚至沒有去想。
包括我自己,我原來以為自己邏輯能力也不錯,直到我多次參與從0到1構建一款B端產品時,我發現我認為自己邏輯能力好,都是因為沒有遇到蜘蛛網般系統化的難題要去解決,基本都是解決點狀問題,或線性問題。如果嵌套關系太多,或涉及聯動面廣之后,就導致邏輯想不清楚。
這讓我更好地認識自己,比如我發現,自己對某業務領域還不夠熟悉;還發現,自己的邏輯能力確實有待提升,需要擁有更合適的方法來指導自己。
基于此場景,我簡單分享一個最近思考總結的方法(迭代中)——關于如何構建從0到1產品界面主框架(其實以前也做過,但最近有了更深刻得體會)。下次出一個從0到1構建產品的思路,當然你也可以購買我的書籍《B端思維-產品經理的自我修煉》,作為構建入門書籍。
專家團|知果:如果你有機會,一定要有從0到1構建產品的經歷
1.1 知戰略
先把公司為什么要做這款產品背后的why、目標搞清楚,比直接展開設計更重要。不同的why、目標決定了產品會以什么形態存在,避免直接開干,領導不滿意的結果出現。
簡單來說,同樣一款產品,本地化部署和SaaS化目標下的產品設計就會有差別。
1.2 曉業務
要知道產品具體是支持什么業務的,業務內部的邏輯是怎么樣的,是網狀結構還是線性結構,需要有一定地了解。
雖然沒辦法一次性了解全面(很多業務沒個幾年的一線經驗,根本做不來,這也是B端產品經理換賽道比較困難的原因之一),但可以先把核心的部分先簡單弄清楚,有個概貌。
1.3 看競品
此時,我們心中應該對產品有了一個概貌圖,那么就可以展開競品的分析了。看看同類產品是如何處理界面主架構的,模塊間的邏輯關系是什么,猜測下競品這么組織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1.4 理分類
完成以上步驟后,可以回到自己的產品,整理分類了,也就是自己的產品需要通過哪些部分完成整個業務邏輯。一方面是要知道每個分類解決什么問題,另一方面要知道分類之間的關系。
依稀記得有本書上說:產品經理最重要的能力是分類能力。我深表認同:無分類不產品。
分類凌亂,界面架構零散,毫無邏輯可言,對用戶使用來說簡直就是災難。
1.5 畫草圖
隨手準備一張紙,我的話是用figma或sketch,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畫下來,然后和相關人員探討與修改。這是我畫的其中某個產品的界面框架草圖(脫敏,所以看不清????),在于快速厘清界面架構思路。
專家團|知果:如果你有機會,一定要有從0到1構建產品的經歷
02
補自己的短板
從0到1構建產品,會很清晰地發現自己的短板,有些是業務層面的,有些是技能層面的。
短板很明顯的時候,說實話,那個痛苦呀。畢竟,產品交付時間不等人,等不著你把東西都搞會了,再設計產品,此時,就要抓重點,快速補自己的短板。
有時候短板有1.2.3.4.5一大堆,怎么辦呢?就需要把現階段最需要解決的拎出來,優先解決掉。比如,A完不成B就無法開始,那就優先解決A。再比如,C對于AB來說需要優先交付,但AB不影響C,那就先把C的短板補一補。
補的時候也無法面面俱到,那么就就抓住與目前產品有關的部分,先補掉。
總之,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
03
學會刻意練習
從0到1構建產品,可以幫助我們學會刻意練習的能力。因為你不刻意練習,做產品會越做越沮喪,只有通過刻意練習,才能游刃有余。
我很注重界面信息架構的組織,因此,我會刻意練習這部分。有時候會思考幾個解決方案,比較它們之間的優劣,想不明白的時候,會找領導或小伙伴一起看看。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中提到:“通過大量重復的刻意練習,專家在編碼與提取過程方面比新手都快很多,增加了長時記憶與工作記憶之間的各種通路。”
我們要成為產品大師,刻意練習不可少。
當然,這并不等同于不需要方法的隨意練習,而是要找到屬于自己的合適方法,去刻意練習。
在上述的書中提到:里奧用了史蒂夫教的方法開始刻意練習記憶數字,一開始使用史蒂夫的方法可以快速取得進步,記憶越來越多的數字,但到了20個數字的時候,速度明顯放緩,當達到能記住30個數字的時候,史蒂夫給里奧的方法就效果不大了。此后,里奧找到了更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幫助他通過幾年的訓練,達到比史蒂夫記得更多數字的結果。
最后的話
如果可以,知果希望你能有機會參與/主導從0-1構建一個產品。
這與每天只是處理需求的體驗太不一樣了。
不僅可以系統化地鍛煉我們的產品思維。
更讓我們對做產品 懷有敬畏之心。  
關于從0-1構建產品,知果非常歡迎你和我一起交流,一起進步。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知果日記”(ID:gh_690a8b6479cb),作者:小果,36氪經授權發布。

[免責聲明]

原文標題: 專家團|知果:如果你有機會,一定要有從0到1構建產品的經歷

本文由作者原創發布于36氪企服點評;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0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