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低代碼造浪,服務商“淘金”

新眸
+ 關注
2023-07-23 10:01
1.5w次閱讀
 
低代碼造浪,服務商“淘金”
漫長的技術普惠征途中,屬于低代碼的機會才剛剛開始。

作者|桑明強

“低代碼讓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從事低代碼創業這兩年,皓歌坦言讓他感到興奮的,不單單是把這條路跑通了,更重要的,是通過低代碼接觸到了各行各業的人,并且給他們的業務帶來了肉眼可見的數字化能力。

皓歌是陳耀鍵的花名,加入重慶典名做釘釘數字化業務是他第三次創業。在外界看來,皓歌這一次“選對了”——短短兩年,公司就一躍成為釘釘南中國區域首家六星級金牌服務商,團隊規模從第一年的20人擴充到如今的40多人,相應的,年營收也從第一年的300多萬,迅速翻了三番,到第二年,全年營收已達近千萬。

用皓歌的話說,現在好戲才剛剛開始,這個市場的潛力要比當初預想得還要大。

類似重慶典名這樣的低代碼服務商,在釘釘上還有很多,比如河北鑫宏源、黑龍江翠柳以及浙江銳智,這些公司業務方向各有側重,但在低代碼這件事上卻達成了共識: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低代碼技術一定能夠應用地更加廣泛。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歸功于低代碼的產品特質,相較于傳統軟件開發,它的優點可以總結為“3低4快”,“3低”是指成本低、使用門檻低、風險低,“4快”是指溝通快、實施快、上線快、變更響應快。

這也是低代碼最讓業界感到意外的地方。

不同于其他風口噱頭,資本熱度過去后基本就偃旗息鼓,低代碼反而熱度越漲越高。尤其在近兩年,越來越多的服務商基于釘釘開展低代碼業務,一側連接著釘釘這樣的數字化平臺和低代碼廠商,另一側連接著千千萬萬的數字化轉型企業,共同構成了一個嶄新完整的低代碼生態。

他們中有的已經年營收破千萬,有的以低代碼為據點、圍點打圈開拓了新的業務,就像毛細血管一般,雖然不起眼,卻是推動中國數字化進程中的一支關鍵力量。

01

時代的新機遇

接觸釘釘低代碼前,皓歌曾有過多段創業經歷——做過產品也試水過電商,但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段經歷發生在10年前,彼時中國移動互聯網剛剛起步,他也投身其中做了一個貨源平臺,未曾料想,苦于長周期、高投入的傳統軟件開發模式,不久后公司便陷入了經營危機。

據皓歌回憶,當時團隊人數最多時,僅研發就有40來號人,相比于現在大熱的低代碼,當初那套模式不僅笨重,而且客戶體驗也很難得到保證。后來這段創業失敗的經歷,皓歌經常會和別人談起,倒不是為了談資,而是它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皓歌的認知:傳統軟件開發模式已經不適用未來更普惠的數字化。

做過研發的人都知道,傳統軟件開發模式下,客戶滿意度其實是很低的,動輒花幾十甚至上百萬采購軟件,不僅周期長,而且很難使用,往往需要懂技術的人才能駕馭。但低代碼就不同了,它能將開發這件事變得輕量化,比如給餐飲商家做一個員工健康證管理系統,用低代碼半天就搞定了,然后在釘釘上線企業就可以直接用起來了。

拿重慶典名為例,得益于低代碼本身的敏捷開發特性,平均一個項目半個多月就能完成上線。

按照皓歌的邏輯,低代碼雖然不是萬能藥,卻是企業數字化最敏捷的原子化組織,從前期的需求調研,到中期的低代碼產品開發,再到后續的持續運營,低代碼最厲害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打造出一款客戶滿意度極高的產品,放在過去,這是很難想象的。

關于這一點,鑫宏源總經理李健也有共鳴。

“對于很多中小企業而言,面對不太復雜的業務流程和管理,釘釘+低代碼工具可以開發和取代許多核心業務系統。拿我們自己來說,鑫宏源之前部署過ERP和MES,成本高就算了,效果也不見得有那么好,2019年以來基于低代碼工具開發了90%的核心業務系統,不僅成本低,而且面向新業務的數字化系統開發響應速度更快。”

在李健看來,“釘釘+低代碼開發工具”和傳統IT系統可以是替補、集成甚至替代的關系,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它是一個慢慢演進的過程,參考鑫宏源這類的制造企業,基于釘釘低代碼平臺、開放API接口以及SaaS化應用,也已開發出了協同辦公、智能人事、項目管理、采購管理、生產管理等多個業務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有了自身的成功實踐后,鑫宏源也開始對外承接低代碼服務,甚至有一些醫藥同行和G端客戶主動找上來,但李健卻堅持認為,低代碼這門生意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通俗點說就是要學會“挑客戶”——對方場景究竟適不適合用低代碼做,以及究竟能帶來多大的數字化收益。

02

初創公司業績“狂飆”的背后

“你可能很難想象,我們團隊中很多售前人員原本并不是To B這個圈子的,他們有的之前是網管,有位50多歲的大叔甚至之前是開五金店的。”皓歌認為低代碼雖然隸屬企業服務范疇,但它本質上其實是SLG(銷售驅動),只要你有能力都可以來試試。

但這并不意味著這個行業門檻低,相反,想要在重慶典名成為一個優秀的售前工程師,必須要保持終身學習,不僅僅要搞懂關于低代碼的一切,還要理解客戶所屬行業類目,甚至是一個細分場景下的小需求,比如對方是做零售的,關于進銷存數字化方面則是必備的基礎技能。

皓歌告訴《新眸》,現在重慶典名公司內部也沉淀下來一套相當成熟的培訓體系,“低代碼和其他行業不一樣,只要你能熬過前三個月,基本上都會長期留在這里,確切地說,它是一個越做越香、越做越有意思的新領域,所以前幾個月對于新人的培訓至關重要。”

背后的邏輯很好理解,低代碼之所以是科技普惠下的新機會,就在于它是人人都可以用起來的工具,能服務千行百業的個性數字化需求。而想要把低代碼這筆生意做成、做大,最關鍵的就是要充分挖掘、理解對方所有的潛在需求,這是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

“今年我們的目標是做到3000萬營收,為此還特地增設了CSM(客戶成功經理),主要用來服務KA客戶。”皓歌坦言,低代碼最讓他感到意外的地方,不僅僅是它高達90%以上的續費能力,幾乎打破了SaaS模式在中國落不了地的傳言,還在于它是有能力去滿足一些大客戶的特定需求,而且這些需求還在激增。

“百-萬-億”是皓歌在公司內部提出的一個新口號,簡單來說就是100人的團隊規模,做成1萬個付費客戶,以及1億的年營收。

“剛提出這個目標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我瘋了,但后來大家慢慢做著發現,它是有可能實現的一個目標。最明顯的,在剛剛結束的618大促上,我們公司的一位年輕小伙一個人就做了20多萬的業績。”皓歌談到。

03

一場新變革正在醞釀

回到我們一開始討論的話題,其實關于低代碼這件事,市面上很多看法是有失公允的,如果你熟悉編程發展歷程的話,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就有一些公司和實驗室開始了可視化編程的研究,做出了4GL“第四代編程語言”,到后來衍生成VPL“Visual Programming Language可視化編程語言”。

直到2014年,低代碼(Low-Code)概念才被Forrester Research研究機構正式提出,當時對于低代碼的定義是:利用很少或幾乎不需要寫代碼就可以快速開發應用,并可以快速配置和部署的一種技術和工具。后來在2017年,伴隨著Gartner提出的aPaaS(應用程序平臺即服務)新概念,直接帶動了低代碼開發平臺全球火爆。

而低代碼概念在國內流行,很大程度上源于釘釘平臺生態的緣故,基于釘釘本身就是一個天然的數字化平臺,低代碼和它有著很強的耦合性,一端連接著大量企業,一端是大量的開發者和生態服務商,很多企業可以足不出釘,就能把各自的數字化需求解決了。

換句話說,低代碼并不是新瓶裝舊酒,而是企業數字化浪潮中的必然產物。

最典型的例子,釘釘上有一個低代碼生態圈,生態圈里的生態伙伴總數已經超過400家,而他們開發的低代碼應用數超過700萬個,開發者數量超過500萬。某種程度上,釘釘就像一把錘子,這些低代碼應用就像一個個釘子,百萬顆釘子就代表著千行百業里百萬個個性化需求,基于低代碼的方式集成在釘釘平臺上。

這也是低代碼生態鮮為人知的另一面,數字化并不見得都是高大上的宏偉工程,對于低代碼來說,每個細分領域都存在著巨大的機會。

關于這一點,無論是釘釘低代碼生態圈里的服務商,還是To B從業者均有共識。包括重慶典名、河北鑫宏源在內的一線從業者告訴《新眸》,“關于低代碼的未來,我們從來不擔心,數字化是一個因人而異的工程,并沒有高下之分,誰能真正解決客戶的需求,那它就是好產品。”

這也是爭議之外,低代碼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我們很容易陷入對某個新事物的批判,而忽略了它給社會帶來的價值,類似重慶典名這樣的低代碼服務商,他們的成長史,同時也是國內企業數字化浪潮的一部分。

在漫長的技術普惠征途中,屬于低代碼的機會才剛剛開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眸”(ID:xinmouls),作者:桑明強,36氪經授權發布。

[免責聲明]

原文標題: 低代碼造浪,服務商“淘金”

本文由作者原創發布于36氪企服點評;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資深作者新眸
0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