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報專訪】夏瑩杰:讓“遠眺”成為行業最強賦能者
“每周除了例會那天基本都在外出差,接下來一周要跑廣東、廣西,現在各地、各行各業對于低代碼開發平臺的需求量都非常大,我們不僅要做最早期的參與者,更要做‘領航者’。”
“忙碌”是夏瑩杰的常態,作為杭州遠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他已經習慣把自己的時間分割成5分鐘1個單位,在幾分鐘內迅速解決一個問題——企業發展決定了他需要拿出快速高效的決策。
另一方面,學術研究經歷又讓夏瑩杰保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自2013年正式創辦遠眺科技以來,夏瑩杰通過不斷研究行業發展趨勢、持續鉆研前沿技術,從個性化的需求當中找到共性,并從中得出兼具“高效率”和“普適性”的最優解。不論是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各行業領域的科技產品研發,還是國內第一款“全技術鏈通用型專業低代碼SaaS平臺”產品“捷碼”的誕生,都詮釋了企業名“遠眺”的意義——看得更遠,走得更遠。
十年一劍,如今,夏瑩杰通過創新研究成果與產業化的成功融合,成為這一領域的國家級領軍人才,企業從兩人團隊擴大到200余人,遠眺科技也真正從初創走到了領航。
夏瑩杰成立遠眺科技的初心源于“想讓自己的學術研究與社會實際需求實實在在接軌”。
“我始終認為,產學研要實現最大程度的融合,我們不能閉門造車,我們的雙手要‘粘土’。”夏瑩杰曾以公派訪問學者身份,在美國國家超級計算應用中心(NCSA)從事“高性能計算”方向的研究。回國后,他長期從事智慧交通大數據分析和軟件開發工具的理論研究與應用開發,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物聯網專項、國家科技部創新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等重大科研項目,將諸多重量級獎項收入囊中。
然而,學術研究與創新方面的成果并不能讓夏瑩杰滿足,他萌生了創辦科技公司的想法。夏瑩杰組建了一支由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組成的高端研發團隊,遠眺科技成為國內第一家專注面向智慧城市、智慧物聯(AIoT)行業,提供數據產品和應用工具研發服務的高科技公司。
多年的研究成果結合實際環境應用,遠眺科技研發了一系列融合多源異構海量交通數據的產品,涵蓋交通管理、交通運輸、軌道交通等。
“當時,我們的研究方向是通過數據、信息化的技術,提升出行效率,減少交通事故、交通擁堵的發生。”夏瑩杰介紹,大約在2014年,遠眺科技就能夠把城市的交通情況精細化地監測和分析出來,通過其研發的態勢系統進行預判和控制——這些產品不僅參與了G20交通保障工程、杭州市人工智能重點應用和浙江省數字化改革,還銷售至北京、天津等近100個城市,實現了規模化應用。近3年,公司相關成果的經濟效益總和已達到8000多萬元。
有調研報告顯示,中國智慧城市產值可以達到22萬億,但善于思考、懂得把握大勢的夏瑩杰看到了背后更廣闊的市場。
“在進行智慧交通大數據分析時我們就發現,軟件開發過程中有太多可以降本、增效、提質的空間,按照一貫以來的流程,客戶提完要求我們再去開發調整,這樣操作效率不高并且容易出錯。我們應當去解決這個問題。”夏瑩杰說,這不僅是遠眺科技一家企業會面臨的難題,也是數以萬計的軟件企業面臨的“痛點”。
如何更快地提高軟件開發效率,提升軟件開發質量?
遠眺科技推出“捷碼”平臺,它的解法是:通過前期沉淀的大量豐富成熟的組件、模型和可視化的“拖拉拽”開發方式,大幅提升IT開發效率、顯著提升開發質量。
記者在夏瑩杰辦公室領略了“捷碼”的方便高效。登錄進入“捷碼”的應用管理界面,“智慧社區可視化大屏”“智慧園區數字駕駛艙”“數字文旅”“風力發電看板”等各類模板清晰在列。
點擊進入其中一個名為“智慧鄉村運營指揮中心”的模板,內嵌鄉村態勢、智慧安防、政務服務等多個板塊,其應用場景通常是在村委會,用戶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添加板塊和元素——簡而言之,運用“捷碼”進行軟件開發就像做PPT一樣方便。
夏瑩杰介紹:“我們做過對比試驗,‘捷碼’可以提高70%的開發效率,能夠減少80%的錯誤率,用人成本也降低了,人均成本降低30%左右,這可以解決我國IT產業多年來一直面臨的產能短缺難題。”這樣一款兼容“高效”和“普適性”的SAAS平臺最初是遠眺科技內部的操作工具,疫情的爆發讓人們出差受限,也加速了具有低代碼屬性的“捷碼”平臺的上線。夏瑩杰判斷,2025年全世界將有75%的軟件是用低代碼開發模式或者低代碼開發工具開發出來的。
自2021年捷碼產品問世以來,夏瑩杰帶領公司團隊持續開拓市場,讓“捷碼”低代碼平臺在短短一年時間覆蓋了全國近5000家IT企業,遠眺科技也被胡潤百富榜評選為“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百強新星企業”。
“我們想做的還有很多。眼下,技術不再存在舒適區,人工智能的發展促使我們積極擁抱變化,探索和驗證軟件開發行業的發展路線。”如今,夏瑩杰的腦海里已經有了“未來軟件工廠”的景象,未來幾年,遠眺科技的目標是為全國近50萬家軟件企業、700多萬名軟件工程師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