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200天,中國誕生79個大模型,但頭部獨角獸選擇裁員

奇偶工作室
+ 關注
2023-07-27 10:02
1.3w次閱讀
光環慢慢褪去

200天,79個,10億參數規模。

在過去半年多里,中國大模型創業一路狂飆,堪比“百模大戰”。

科技部《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圖研究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已發布79個10億參數規模以上的大模型。

200天,中國誕生79個大模型,但頭部獨角獸選擇裁員

可隨著新鮮感褪去,流量減少,不少大模型企業突然宣布裁員。

2022年11月30日,OpenAI的ChatGPT正式發布,一鳴驚人,短短2個月便用戶過億。AIGC、大模型等新概念開始走入大眾視野。

2023年7月19日,Meta宣布,將與包括微軟在內的主要云計算服務提供商合作,推出新一代開源大模型Llama 2。

200天,中國誕生79個大模型,但頭部獨角獸選擇裁員

任何人都可以直接使用其免費的開源模型。

在Meta的內卷下,目前尚在研發大模型的公司就遭殃了,他們之前所做的努力估計得白費。

國內的“戰況”同樣相當激烈。

2023年3月,百度正式發布“文心一言”,緊接著美團、華為、阿里等大廠也紛紛入局“大模型國家隊”。

200天,中國誕生79個大模型,但頭部獨角獸選擇裁員

據統計,200天,中國國內就誕生了超過100款,各式各樣的大模型。

200天,中國誕生79個大模型,但頭部獨角獸選擇裁員

200天,中國誕生79個大模型,但頭部獨角獸選擇裁員

200天,中國誕生79個大模型,但頭部獨角獸選擇裁員

200天,中國誕生79個大模型,但頭部獨角獸選擇裁員

200天,中國誕生79個大模型,但頭部獨角獸選擇裁員

200天,中國誕生79個大模型,但頭部獨角獸選擇裁員

200天,中國誕生79個大模型,但頭部獨角獸選擇裁員

200天,中國誕生79個大模型,但頭部獨角獸選擇裁員

這么多大模型中,同質化無法避免。

如:華為的盤古、京東的言犀,已開始卷細分垂直市場,為企業提供專業的服務與指導。

當下大眾新鮮感褪去,大模型終將迎來泡沫化的滑坡,在卷生卷死的行業中,是否繼續走下去,是一大難題。

7月4日,網絡分析公司Similarweb發布數據稱,ChatGPT 6月份的全球訪問量環比降幅9.7%。

此外,用戶使用ChatGPT的時長也下降了8.5%。

200天,中國誕生79個大模型,但頭部獨角獸選擇裁員

人們猜測,ChatGPT訪問率下降的直接原因:大學生們放暑假了!

此前,在線課程供應商 Study.com 向 1,000 名 18 歲以上的學生發起一項調查,詢問他們使用 ChatGPT 的情況,調查顯示89%的美國大學生會使用ChatGPT寫作業。

大學生:放假中,勿擾。

同一時間段,一則裁員通告也引起人們的注意。

成立18個月的AI獨角獸Jasper,7月12日發布公告稱:開始裁員!

行業發生巨大變化,為了有動力和專注力來全力抓住機會,Jasper決定裁員重塑自身團隊,裁掉的還是業內最早構建、營銷和支持人工智能產品的人。

200天,中國誕生79個大模型,但頭部獨角獸選擇裁員

目前AIGC如日中天,A股也還在爆炒AI大模型上海剛舉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盛況空前,行業一片欣欣向榮。

AIGC正是用人之際,甚至有消息稱,百萬年薪也招不到AI人才。

Jasper此時裁員,反差確實有點大,顯然Jasper正面臨著嚴峻的困境。

Jasper公司旗下主要產品為JasperAI,是一款收費的內容寫作工具。

它擁有60多個文案模版,支持26種語言,幫助用戶總結長篇內容、利用AI生成100%原創內容。

GPT-3推出,Jasper憑借API推出營銷工具,逐步升級迭代后擁有了大批客戶。

但隨著ChatGPT推出免費的基礎服務,和20美元每月的Plus服務,使得本就是GPT套殼的Jasper瞬間失去優勢。

200天,中國誕生79個大模型,但頭部獨角獸選擇裁員

Jasper不得不宣布裁員,以集中資源尋求新的發展道路。

大學生:這鍋我可背不了!

像Jasper一樣,在大模型元年乘著熱度崛起,又可能迅速倒下的,還有不少。

Mutiny便是近期第二家宣布裁員的AI初創公司。

據報道,Mutiny上月底裁員約 30%。它也曾風光無限,去年Mutiny宣布完成了5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估值達到6億美元。

再看看國內,昔日初代目AIGC明星公司影譜科技,也被爆已面臨經營不善、運營停擺的窘境。

有媒體稱影譜已斷掉公司員工的社保及公積金繳納,公司對于不少員工工資的發放也一再拖延。面對這種情況,公司不少員工辭任出走。

國盛證券曾估算GPT-3 訓練一次的成本約為 140 萬美元,對于一些更大的大型語言模型,訓練成本甚至在 200 萬美元至 1200 萬美元之間。

當下社交媒體上對于大模型的熱烈討論,營造出了“AI大模型在中國掀起了一波投資熱潮”的情形。對于大模型創業公司而言,在如此好的市場下,完全不用擔心大模型投入問題。

但事實并非如此。

投資方固然樂意了解大模型、參與模型研發調研項目、出席AIGC相關展會,但在投資上他們會十分謹慎。

失去了新鮮感支撐的大模型,用戶流失,其專業性與商業性方面的缺點就暴露出來。盈利能力差,投資方固然會慎重考慮。

AI大模型在“資本圈”的實際熱度,被嚴重高估了。

就好比曾有10億美元獨角獸估值的光年之外,在王慧文因抑郁癥而離崗之后,即便美團出資100%收購,其光環也慢慢褪去。

200天,中國誕生79個大模型,但頭部獨角獸選擇裁員

像光年之外這樣背靠“大勢力”的企業,也只是不賺不賠,更何況是其他小企業呢?

此前,百度投入AI已經12年,在人工智能剛開始被大家討論的時候,百度就已經在該領域默默耕耘兩年多,研發費用將近23億元。

但相比于高昂的開發成本,目前大模型用戶付費意愿較低。

所以,即便是被寄予厚望的大廠,也會有面臨危機的時刻。在專業化后,如何擁有明確的應用場景以及清晰的商業模式將成為大模型創業的聚焦問題。

但這并不意味著大廠以外的企業們失去了“參賽資格”。

相反,隨著大模型的開源,越來越多的機會給到了應用層,豐富產業應用場景實踐能力也同樣重要,“百模大戰”并非只有大廠能贏。

互聯網流量紅利耗盡之后,在內卷與外壓下,大模型要做的其實就是專業化與商業化。

一個是立足之本,一個是發展之需。

即便目前已有“百模大戰”之勢,但登頂后的泡沫期必然會帶來新一輪的大模型公司洗牌。

“百模大戰”開始,屬于大模型的歷史也才真正開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奇偶工作室”(ID:jiou233),作者:一歪,36氪經授權發布。

[免責聲明]

原文標題: 200天,中國誕生79個大模型,但頭部獨角獸選擇裁員

本文由作者原創發布于36氪企服點評;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0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