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專家團|知果:2023 · 7月 ·關于產品 10點小思

知果日記
+ 關注
2023-07-31 10:43
1.5w次閱讀
7月最大的開心是新書有了一個大進展,終審過了、書號下來了,應該過不太久就可以和大家見面啦!
小小期待一下專家團|知果:2023 · 7月 ·關于產品 10點小思~
這個月做產品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問題,促使我思考如何可以設計好產品,包括能快速而透徹地理解需求、能從更高的維度考慮方案、能知道功能之間的關聯關系,能有一些創新點輸出出來,等等。
實際上,這都不是簡單的事情。
特別是當我們不僅僅是處理需求,而是要規劃產品整體方案時,就更加難了。
根據我這段時間做產品的經歷,我有10個小思考,與你分享。
01
關于創新
我們總是希望在產品中能加入創新功能,作為與競品競爭的有利武器。但這真的容易嗎?我自己覺得這不容易,特別是對于初級產品經理,或對行業、業務不熟悉的產品經理來說,幾乎不可能會有什么創新點可以給出來。
產品整體創新,或是產品某個功能創新,不是基于隨意暢想,而是基于對行業、業務、客戶、產品邏輯的深度理解。 我有時候會在某個問題上卡住,就知道自己對這塊其實并不足夠了解和熟悉。所以,路漫漫,還需修煉。
側面也說明,成為資深B端產品經理,并可以構建出優秀的B端產品,是需要時間與經驗累積的。
所以,如果你想在B端深耕,建議不要輕易換賽道,否則基本就是從頭再來。
02
關于輪崗
假如你負責的產品是給企業內部員工使用的,那么如果領導允許,可以采用輪崗的方式,去體驗一下自己已經設計好的產品。比如,你設計的產品是給業務部門客服用的客服系統,那你可以通過做一個月客服,來體驗自己設計的產品好壞。
通過輪崗,非常能發現自己設計的產品的問題在哪里,有助于我們站在用戶視角去思考問題。
如果我們設計的產品不是內部的,怎么辦呢?確實,這就沒辦法輪崗了。這時候我們可以去了解產品對應的業務,把自己模擬成為一名用戶,嘗試用自己設計的產品來解決業務問題。
03
關于壓力
如果你是產品負責人,確實會很有壓力,不僅要把產品做好,還得考慮產品后續的推廣與落地。相當于我們在做產品時,是采用以終為始的心態在干,而不是干一天算一天的心態。
以終為始,會讓我們不敢出錯,害怕出錯就會給公司帶來損失,此時,我們做產品也會束手束腳。
所以,一方面我們要抱著以終為始的嚴謹心態,一方面我們也要調整心態——不追求不出錯,但不刻意制造錯誤(明知故犯就不對了)。
我有時候也會擔心自己出的方案是不是不夠好、不夠合理,總是會給自己增加無形的壓力,其實這樣子反而做不出合理的方案,畏手畏腳。有時因為想把方案做好,半夜睡不著也是常有,看來修煉心態真的是一門必修課。
04
關于質疑
可以說,由于每一個需求都有多種解法,因此,沒有一個產品設計方案,不帶著眾多質疑。除非,那是老板自己做的產品方案,很多質疑聲已經主動消失了。
質疑說明產品設計方案有問題,產品經理需要解釋清楚這些問題,而問題的結果無非兩種,一種是依然用原始方案,一種是改進方案。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自己的方案被質疑,一來解釋很費勁,二來改方案牽一發動全身。
但不得不說,我們要做好產品,被質疑也很必要,這會推動我們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產品方案。
質疑中蘊藏著機會。
05
關于預防
我之前提到過,我們做產品要向著預防問題去,而不是滿足于每天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
看似每天忙忙碌碌得在救火,解決用戶提出的一個又一個需求,但這并不是好事兒,這說明做產品的思維還有待提升。
用預防思維設計產品,需要我們對業務有深刻地理解,及對如何設計產品有深刻地認知,兩者缺一不可。
預防,就是當我們在設計A功能的時候,能預見到A功能如果這么設計,是否可滿足用戶需求,如果不能,要怎么設計可以提升用戶滿意度。設計了A功能,對后續產品迭代或其他功能的加入有無影響,等等。
這個思維,我自己也還在練習,希望能不斷精進。
06
關于客戶
你知道嗎,很扎心的一點是:客戶根本不在乎我們的產品可以做什么,他在乎的是,我們的產品能為他做什么。
也就是,我們把產品介紹的天花亂墜,但與他無關,他一分鐘也不想多聽。
我記得曾經有一次跟著售前去一起與客戶交流,我們介紹了幾分鐘產品后,客戶直接打斷了我們,要求我們說重點,說能為他們帶來什么價值,他們壓根不關心產品里面到底有哪些花里花哨的功能。
所以,這給我們在設計產品時提了一個要求,即:時刻關注你在為誰設計產品,不是公司、不是老板、不是自己,而是付費的客戶。
07
關于競品
我們做產品的時候,參考競品已經成為常態,特別是參考靠前的競品,包括其功能、界面布局、交互、視覺等各個方面。
但我們需要認識到一點,競品呈現出來的東西,是冰山上可見的部分,而冰山下的部分,是我們看不到的。競品的文化、設計思維、愿景等,這些才是支撐競品可以做好的底層原因。
所以,如果我們盲目的借鑒競品,其實未必會給我們帶來好的結果。有時間,我們更需要的是研究競品背后不可見的部分。
競品的成功,并不代表我們照葫蘆畫瓢也可以獲得成功。
08
關于宏觀與微觀
宏觀是指宏觀架構,微觀是指微觀設計。當我們剛做產品的時候,通常只關注微觀設計,比如來了一個需求,我們只關注怎么解決當下這個需求,而很少關注產品全局;比如這么設計會不會影響其他模塊的功能,會不會與現有商業模式產生矛盾,等等。
我們越往后做,越需要關注產品宏觀層面的情況,如果能將宏觀和微觀聯動起來看,就更加好,不過這需要長期刻意練習。
關于我們如何通過刻意練習能把產品做好,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感興趣可以跳轉閱讀:關注5個點,提升對產品的敏感度
09
關于迭代
迭代可以說在產品界屬于產品設計的指導性原則,應該沒人不知道。但我們不能拿迭代當幌子,企圖先隨便弄個MVP版本推向市場,然后通過迭代來拯救原本就毫無邏輯的產品。這樣子的迭代,不僅損傷了客戶,更損傷了公司口碑。
用迭代思維設計產品,我們要在現有信息、現有規劃、現有能力范圍內,將產品做到最好,在此基礎上繼續以符合產品設計邏輯的方式迭代。如此,不僅客戶受益,公司也會受益。
10
關于焦慮
不知道你會不會焦慮,我很誠懇的說,我會。在產品精進這條路上,由于我是設計師出生,所以有時候不免會焦慮。再者,做產品,每天要面對新問題,可以說,一直要學習。我雖然對產品信息架構設計、界面設計、體驗提升、從0-1構建等很熟悉,但技術我就不懂,就需要學習。
我總覺得自己還有很多很多很多要學,但好像怎么也學不完。今年我在調整自己未來深耕的方向,當然不會跳出自己所在的TO B領域,讓自己更有目的的學習和積累,降低焦慮。
我在和焦慮斗爭中發現,焦慮來自于自己對當前在做事情的不可掌控感,如果可以游刃有余的掌控事物的當下和未來,就可以降低焦慮。而降低焦慮需要我們有意識得去反思和切實執行,不反思、不執行,就沒辦法前進,也就會一直陷入焦慮中。
正視“焦慮”,使用“反思+執行”,在產品精進的路上,就可以持續進步。
一個公式:焦慮+反思+執行=進步
最后的話
7月,收獲了以上10點小思考。
期望對你也有所啟發和幫助。
可以收藏??好以下這張小卡片,時不時翻出來看看。

專家團|知果:2023 · 7月 ·關于產品 10點小思

· · ·  END  · · ·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知果日記”(ID:gh_690a8b6479cb),作者:小果,36氪經授權發布。

[免責聲明]

原文標題: 專家團|知果:2023 · 7月 ·關于產品 10點小思

本文由作者原創發布于36氪企服點評;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0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