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放下你緊張的身段:如何打動面試官,拿下心儀offer?

職場Bonus
+ 關注
2023-08-02 10:21
1.4w次閱讀
面試的競品思維:比別人多想一步

放下你緊張的身段:如何打動面試官,拿下心儀offer?

「職場Bonus」(ID:ZhiChangHongLi)

放下你緊張的身段:如何打動面試官,拿下心儀offer?

「職場Bonus」(ID:ZhiChangHongLi)

 

簡單做一下自我介紹?你為什么選擇我們公司?你對我們公司有什么了解?

關于面試,有句打趣的話叫做“工作擰螺絲,面試造火箭”。面試就像競技場,只有經過考驗,最大化展現出自己的能力和魅力,才能獲得心儀職位的入場券。

本期「紅利人才觀」,一起來探討在面試中如何打出最佳發揮,獲得面試官青睞!

坐鎮嘉賓:36氪組織人才中心副總裁 Julia(張勝男)

客座嘉賓:Falcon科技及互聯網行業負責人 Blair Liu

@職場紅利“觀察員”:張燦

 

對抗競爭加碼的焦慮╱01

搞定面試里最難的題╱02

面試之外的準備╱03

 

(關注公眾號@職場Bonus,后臺回復“面試技巧”即可獲取高清版長圖)

放下你緊張的身段:如何打動面試官,拿下心儀offer?

「職場Bonus」(ID:ZhiChangHongLi)

 

職場Bonus:兩位身邊人現在求職的普遍狀態是什么樣的?

張燦:我身邊畢業年級的學長學姐的就業情況是非常不錯的。雖然在春招秋招時大家普遍處于比較焦慮的狀態,但是最后大家都能找到工作,而且找到的工作都還不錯,所以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的焦慮。

另一方面,即將參加秋招的同學大多數還是處在一個比較迷茫的狀態。大家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有的人在找畢業論文的選題,有的人在忙實習,雖然大家的進度都不一樣,但是內心焦慮的狀態是差不多的。

Blair Liu:我身邊的朋友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中高端人才,他們都處于在職的狀態,但是也不會排斥獲得更好的機會,所以作為獵頭,我在給他們推薦崗位時是精準推薦。

另一類是年輕的小伙伴,包括畢業生朋友,他們的求職狀態比較積極。在求職時往往采用廣撒網的方式,但是由于對如何求職不太了解,比如受到面試技巧的影響,或者對目標行業不了解,有時候成功率會稍微低一些。

 

放下你緊張的身段:如何打動面試官,拿下心儀offer?

「職場Bonus」(ID:ZhiChangHongLi)

 

職場Bonus:針對現在的求職現象,我們在學校期間要提前準備好哪些事情?

張燦:首先可以多實習,在實習過程中嘗試不同的崗位,去體驗不同崗位帶給自己的感受,以此來明確自己的未來的職業方向。比如在實習時我會思考這個崗位它帶給我的是什么、未來我愿不愿意從事現在實習的工作,所以實習的過程是不斷找到自己職業方向的過程。

除此之外,還要多儲備自己的知識技能。在學校的時間是一個比較寶貴的學習機會,進入職場之后就沒有大段時間去學習了。所以珍惜在學校的時間,利用這個時間多讀一些書,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Julia:一個人的能力可以分為專業能力和通用能力。燦燦剛剛提到的還是跟專業能力比較相關。那么從通用能力角度出發,比如溝通協調能力、領導力、影響力等等,建議大家多參加校內校外的活動進行鍛煉,這些活動對于我們鍛煉這些通用能力還是很有幫助的。

Bliar Liu:第一點是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一個人的潛意識會決定他的人生,所以我們是如何認識自己的會決定我們未來的選擇和發展。潛意識包括我們的性格,能力,動機等,這些可以通過跟好朋友溝通、做測評還有和自己深入對話等方式了解。

第二點是面試前做充分準備,對行業、公司、崗位本身的了解都需要我們提前準備。現在網絡信息非常豐富,我們都可以在網上獲取到這些信息。

第三點是面試技巧。但是面試技巧這個事很難一概而論,因為不同的崗位職責有不同的勝任模型。比如研發類可能需要候選人更加嚴謹,銷售類需要候選人更結果導向。面試的時候可以用競品思維:大家都能做到的,你也做到了,那你就只是完成了面試。但是大家沒有做到的,你做到了,你可能就被注意到了。甚至大家不敢做的,你做了,那你就展現了自己的人格魅力,面試成功的概率會比別人更大。

 

放下你緊張的身段:如何打動面試官,拿下心儀offer?

「職場Bonus」(ID:ZhiChangHongLi)

 

職場Bonus:科技和互聯網行業低潮期該如何選擇未來的方向?困難期雇主會更看重候選人哪方面的能力?

Blair Liu:不僅是科技、互聯網行業,每一個行業都有高峰期,也有低谷期,所以我覺得這個事情不能一概而論。首先,大家肯定會更希望選擇一個處于快速發展的行業,那現在比較新興的AI、大數據相關的行業大家可以了解學習一下。其次,選擇公司也非常重要,包括公司現在處于什么樣的發展階段,能夠給員工提供什么發展機會,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最后,崗位本身也非常重要。

在困難時期,雇主會更希望候選人的綜合能力更強。前幾年,企業招聘管理者就需要其具備管理者的能力,招一線員工就需要一線員工的能力。但是現在的職位需要這個人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腳踏實地。

第二是希望候選人有快速學習的能力。現在新興技術不斷出現,所以候選人需要不斷學習、搜集信息來更好地服務現在的工作。

Julia:雖然現在處于低潮期,但其實互聯網行業還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領域,不同的細分賽道不一樣,可能發展速度也不一樣。所以你現在所處的這個賽道遇到了挑戰,可以思考是否能在其他賽道找到發展的機會。還是要分析一下自身情況,包括自身經驗、技能、興趣愛好以及目標等。

對于招聘來說,無論是低潮期還是高峰期,企業對很多能力的訴求是一樣的。但是處于低潮期時,雇主方對候選人的穩定性會有一定期待。

像剛才Blair老師提到的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腳踏實地,的確現在是特別浮躁的階段,所以我覺得無論對于個體還是公司,都既要敢想,還要務實。把握好眼前能做的事情,但同時也不要忘了我們的使命愿景。就我自己最近幾次面試的經歷來看,的確市場環境上發生了改變,我會更希望候選人能夠更了解公司的文化。

 

放下你緊張的身段:如何打動面試官,拿下心儀offer?

「職場Bonus」(ID:ZhiChangHongLi)

 

職場Bonus:為什么會產生焦慮?有什么可以緩解焦慮的方法?

張燦:焦慮的根本原因就是沒有采取行動。在面臨不確定性或者覺得后果不可控,而對事物又沒有清晰具體的認知時,就會產生焦慮情緒。我覺得這個時候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行動力,然后多嘗試,在行動的過程中焦慮自然而然地就會得到緩解。

我就是一個比較容易焦慮的人。拿我準備考研的經歷舉個例子,大家一般都是大三下學期開始準備,但當時家里發生了一些變故,還面臨擇校的壓力,所以覺得特別焦慮,有時候一個人坐在沙發上都會掉眼淚。

后來我咨詢的心理咨詢師告訴我,我的同學們也在面臨這些問題,當我覺得很難時,他們的感受也是一樣的,所以我不是一個人。并且,焦慮沒有任何用,它只是一種情緒。之所以會焦慮,就是因為問題沒有解決。如果我們行動起來把問題解決了,焦慮自然消失。

所以雖然我對將來就業也感到焦慮,但是與其坐在那兒干著急,不如就打開招聘軟件刷一刷有什么崗位,或者多看幾本書,多學一項技能。

Julia:焦慮有三種來源。第一種是過度擔責,就是把不該擔或擔不了的責任放在自己身上。第二種是完美主義。當人的自我要求過高時,就容易產生焦慮情緒。第三種是面對不可掌控之事時,就會很容易焦慮。應對這三種焦慮都會有相應的解決辦法,所以還是要定位清楚自己到底是哪種焦慮狀態,然后朝著這個方向行動起來。行動是緩解焦慮的唯一路徑。

Blair Liu:對于求職者來說,之所以會焦慮,就是對自身沒有清晰深入的了解。如果能夠深入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優勢劣勢,會幫助自己篩選掉不適合自己的崗位,在求職時會更明確,一定程度上會緩解焦慮。

職場Bonus:焦慮跟年齡有關嗎?

Blair Liu:我覺得沒有關系。各個年齡階段都有自己焦慮的事。比如我現在接觸的一些CEO,他們可能為了融資而焦慮,企業高管也為了達成業績而焦慮,我們其他的小伙伴也有自己焦慮的事,所以我覺得焦慮這個東西就是人在不同階段的感受。

Julia:我認為是有關系的,隨著年紀的增長焦慮的頻率是降低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于很多常見的焦慮你已經能夠緩解了,因為已經能夠很好地處理一些事情了。

但是一旦讓人焦慮的問題發生,隨著年紀的增長時間周期會拉得比以前要長。比如我最開始畢業找不到工作,可能一晚上焦慮就緩解了。但是到30歲我會考慮下一步在管理的路上怎么走?接下來是要換一份工作還是怎么樣?再大的層面比如公司引入高管的層面,這都上升到了戰略級的問題。這些事情一晚上不可能過去。

但更重要的是思考為什么會焦慮?怎么應對焦慮?

此外,當我們學會慶祝和享受解決完問題的那一刻心情時,會強化當時的認知,等到下一次焦慮來臨的時候就可以坦然應對了。本來焦慮是個讓人苦惱的事,但是現在你會期待下一次焦慮的來臨,因為它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機會。只要心態是積極的,很多問題是可以自己解決的。

職場Bonus:兩位嘉賓記得自己第一次面試的場景嗎?有哪些好玩的事情可以分享一下?

張燦:我第一次面試是在考完研的寒假。當時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方向,就是海投,但唯一明確的就是我想來北京。過了兩三天之后就有HR約我面試,面試的時候他就是簡單地問了一下我每段實習的經歷及感受,還有在這段實習中的收獲。整個面試的氛圍還蠻融洽的,聊得也很開心,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就沒有下文了。

Blair Liu:我是在大學畢業的時候面試了一家外資的獵頭公司。當時我的老板用了一種不常見的面試方式,就是壓力面試。在那面試的60分鐘里,我一直被挑戰,被質疑,有的時候還會被否定。但是最后我還是堅持了下來,順利拿到了offer。記得我老板從辦公室出來之后對同事說,這個女孩子是我面試的所有候選人里唯一一個到最后還能笑著回答問題的,但實際上我出了面試的房間之后就哭了。

Julia: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壓力面試,但是我的感受是面試官特別不尊重我。但我還是保持了應該有的體面,對每一個問題都是認真回答,慢慢地適應了面試節奏,最后也拿到了offer。

我后來回想的時候還是感覺壓力面試不至于上升到不被尊重的感受,所以后續工作在跟面試官的配合的過程中,我的確感受到他的很多理念和價值觀跟我不合,所以工作了兩個多月我就離職了。

后來我還有一份面試是屬于轉型,由偏HR運營轉型去做HRBP,所以我事先做了很多準備,也是順利通過了面試。后來我問面試官為什么覺得我可以?他說因為我說出的很多想法符合他對HRBP的定義,這給了我很大的自信。所以當你做了充分準備,得到面試官認可的時候,也是強化了對自己的認可。

 

放下你緊張的身段:如何打動面試官,拿下心儀offer?

「職場Bonus」(ID:ZhiChangHongLi)

 

張燦:在面對壓力面試時有什么技巧可以保持好的心態?

Julia:首先,如果你的確在面臨壓力面試的時候很緊張,那要多練習。其次,在心態上先給自己一個暗示,告訴自己這是壓力面試,從心理上就有一個更好的準備和應對。最后,無論面試官問什么問題,在回答的時候都要回到自己的框架里,從自己的框架出發回答。

此外,我還想到了一個小tip,壓力和緊張都是情緒,在情緒管理中就有個特別好的小辦法,就是給每個情緒起一個可愛的名字,比如緊張叫小Q,當你覺得緊張時,內心深處告訴自己小Q來了,這是可以緩解焦慮的。

Blair Liu:就是多練習。但是如果經過練習后,還是覺得有壓力的話,那就要想一想自己適不適合承擔高壓類型的工作。有的時候面試官問未必看重候選人回答的內容,他是想要通過問題來觀察你的內核穩不穩,以及觀察你面對壓力的狀態。

職場Bonus:在面試的時候要不要為了回答面試官想要的答案而去說一些“違心話”?

張燦:從求職者視角來說,可以,但是沒有必要。如果你的能力沒有達到你所“吹噓”的水平,那么就算拿到了offer,在工作后也很容易“現原型”。如果領導交給你的工作,你完不成是會非常痛苦的,也可能面臨被辭退的風險。

我之前面試報社實習記者的時候,面試官就問了我一個特別致命的問題,就是“為什么要選擇我們?”但當時我是海投,只是單純對這個崗位的薪資、工作內容等都比較滿意。但我在面試時沒有說實話。我對面試官說因為自己很欣賞這家報社的報道,接著面試官就問我看過哪些他們的報道,我回答不上來。面試官也沉默了很久,氣氛真的很尷尬。

吃一塹長一智,我知道了任何一場面試都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好好進行準備。

就像剛才Blair老師提到的競品思維,也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專,人專我新。在面試之前首先要了解人家的JD,弄清楚人家要招的是什么樣的人。然后再把人家的JD和自身過往經歷結合起來,去挖掘出自身和這個崗位相匹配的部分。除此之外,表達上不要太緊張,要做好心理準備。

Julia:燦燦說到了非常重要一點,就是我們也許在找工作時用的是廣撒網,但是一旦魚找到我們的時候,我們還是要用心地精準準備。我總結一下面試官經常會問的幾個問題,大家一定要做好準備。

第一是“你為什么要投遞我們這個崗位?”,就是剛才燦燦提到的死亡問題。第二是“你對我們公司有什么了解?”如果面試官聽到你對面試的公司并不了解時,就會感覺你沒有任何誠意,很影響對你的評價。

除此之外,還有個大家有時會忽略的問題,就是在最后面試官問“你有什么想要的問嗎?”有的人會回答我也沒有問題了,那么這個時候我心里就會打個問號,怎么會沒有問題了?是不感興趣了,還是你真的沒有好奇心?因為有好奇心代表了一定的學習訴求和自驅力,很多面試官都是看重的這一點的。所以,當面試官在問你這個問題時,一定要好好思考一下。

Blair Liu:從候選人的角度講,我個人的觀點是可以的。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現在好的工作機會確實非常珍貴,我覺得這是我能能找到工作的一個策略。第二是我個人認為年輕的時候多犯一些錯誤不是一件壞事,是非常寶貴的經歷。但是我們不要在一件事情上反復犯錯,要抓緊時間多體驗一些其他的事情,也許錯著錯著就對了。

 

放下你緊張的身段:如何打動面試官,拿下心儀offer?

「職場Bonus」(ID:ZhiChangHongLi)

 

職場Bonus:面試官在面試之前是怎么準備的?

Julia:我作為面試官,首先一定是先把JD寫好,寫JD的過程就是梳理崗位需求的過程。

寫完JD之后,我就會思考需要問什么問題來驗證候選人是否符合崗位的要求。一個崗位會有很多要求,我會排好優先級,哪些底線是必須的,哪些是錦上添花的。在我們公司的面試評價表里也是這么打分的。

然后在拿到一個簡歷后,我會仔細閱讀簡歷內容,把里面的問題標注出來,比如哪些地方是要重點問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判斷真實性的等等。

接下來是面試,在面試過程中,我會考察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候選人提問的部分,因為這部分可以反映出他對這個崗位的理解。第二部分是看他做了哪些準備工作。比如看了公司哪篇最新的業務報道,這個新業務跟我這個崗位的關系是什么等等,這是很好的加分項。

最后我會留一些環節,還需要聽一下他過去的老板怎么評價他的?同事怎么評價的?自己又是怎么認知自己的?我希望從這三種視角看到一個更全面的他。

Blair Liu:有的高管在面試的時候,他們會考察候選人未來的成長速度和成長空間。有一些管理崗就會被額外的關注到與企業文化的匹配性。

關于候選人與企業文化的匹配度,雖然文化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是通過一些問題是可以探索出來的。比如觀察候選人在什么環境里能夠更好地達成業績指標,可以反映出他適應怎樣的企業文化。

總的來說,文化的適配性貫穿在整體的面試過程中,需要更多地去感受,從候選人的表達、展現出來的能力素質等去感受。

張燦:怎么進行反向提問還有自我介紹?

Julia:我認為反向提問這件事跟職位有關。對于中高管來說,我一定是看中他在反向提問環節所問的問題的,因為他會有很多業務的思考和問題在里面。如果你的問題都糾結在公司有什么薪酬福利類似的問題,我會覺得格局不太夠。但作為一個應屆生,我覺得可以提這樣的問題。

同時還有幾個問題可以多問一下的,比如這個崗位希望我表現得怎么樣?可以聽聽公司的預期跟自己的能力、興趣愛好是不是匹配。包括有一些人可能會問希望自己能夠公司解決什么問題?類似于這樣的問題就可以了解自己的工作內容和方向是什么,所以我個人建議還是要準備那么一兩個跟薪資、福利無關的問題,這樣也的確能反映我們對這份工作的思考。

對于一個應屆生來說,你的經驗可能會比較少,所以面試更多關注的是你的綜合素質,所以如果你面試的時候能夠體現自己的思考能力,相對來說面試官會對你有個更好的評價。

還有說到自我介紹,我最怕這兩種人。第一種是事無巨細,把簡歷念了一遍的。對于這種,我一定會打斷他,因為在面試中肯定有時間來梳理他的工作經歷。第二種是類似于我叫什么,我工作了幾年,我分別在哪待過的流水賬式的自我介紹,這種自我介紹也沒意義。

一個好的自我介紹是能夠很快地把職業經歷說清楚的,包括選擇離職的原因,求職下一家的動機,在上一家公司核心解決過什么問題,以及對于這份工作的期望和訴求等等。如果能在 5 分鐘之內把這個說完,我會給他很高的評價,因為他很高效地給了我需要的信息。

自我介紹這個環節非常重要,它其實是面試官對你產生初步判斷的機會和窗口,所以要好好抓住這個窗口。面試至少要聊滿20分鐘或者半小時以上,但的確很多時候對候選人的基本判斷是在面試前10分鐘就定下來的,在前10分鐘時間里如果5分鐘的自我介紹占一半的話,你想想它有多么重要。

Blair Liu:我也覺得自我介紹非常重要。在我過往的經歷中發現,越資深的候選人反而越愿意花時間做自我介紹。有的時候會見一些高管,他覺得你不好意思問他,這個時候他甚至會主動做自我介紹。

對于畢業生的朋友,自我介紹可以簡短一點,但是要抓重點,然后最后再用一句話去說明一下我為什么我選擇這份工作,并且表明我是可以勝任這份工作的。

職場Bonus:在面試時,怎么回答上一段工作的離職原因比較好?

Blair Liu:我建議如實回答,稍加調整一下就好。如果你離職是因為缺乏上升空間,或者對面試的這份工作里的某項內容非常感興趣,你就如實表達就好。那如果有一些其他因素的話,我個人認為也要如實回答,因為在你入職前企業會有背景調查,即使你不說最終也會被調查出來。

Julia:面試官也好,HR也好,大家基本上都會做背調,所以如果你過度包裝產生不真實的情況,那背調結果出來之后大家會對你個人誠信打一個問號。企業還是比較看重候選人是否誠信的,所以千萬不要在自己的經歷、離職原因等方面過度包裝,這個風險還是挺高的。

 

職場Bonus:如果學歷不匹配怎么抓住工作機會?

Blair Liu:首先還是要看你是什么類型的崗位,如果這個崗位對學歷的要求沒有那么高的話,就多去突出自己在其他方面的特質。那如果這個崗位確實對學歷有硬性要求,你還想拿到offer,機會確實挺渺茫。

Julia:上次我們聊過一些技術類的崗位對于學歷和對口專業要求還是蠻高的,就像人工智能、計算機、醫療、生命等對專業和學校的要求會比較明確。

但是如果像銷售、運營以及其他的一些職能崗等,相對來說對專業要求不會那么嚴格。所以如果爭取到了面試機會,分析一下自己的技能、經驗是否能跟這個崗位JD匹配,多突出自己的優勢去爭取到這個機會。

職場Bonus:剛畢業怎么做職業規劃?

張燦:就是多和自己對話,多嘗試。不管是在學校里參加社團活動,還是去企業里實習,都可以鍛煉自己能力。

當然還要聽取長輩、前輩的意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處于目前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確實不知道哪條道路更適合自己,有的時候聽一聽第三方的意見會對我們有一些啟發。

Juila:如果我們剛畢業,也不用想得太遠。因為未來是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太遠的路咱們也是看不清的。但是可以想清楚在目前這個崗位上,我們這一兩年的規劃是是什么?跟leader聊一下自己的規劃,看看公司在個人成長上會有哪些資源支持,公司的職業晉升渠道是什么樣的。全面了解之后,再來看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什么機會。

然后再朝著自己的目標進行規劃。無論是學習技能的規劃,還是薪資職級上面的想法,思考怎么能夠跟公司制度流程結合起來。每個公司每年晉升調薪的時間節點、窗口期的要求都不太一樣,可以找自己的leader、HRBP了解一下公司整體的情況。當有了系統性的視角之后,再來匹配自己的需求。

張燦:00后步入職場會給職場的氛圍以及工作環境帶來哪些變化?

Julia:我覺得雙向都需要做出一些思考和變化。首先從雇主方來說,現在00后更追求工作的價值感和意義。所以雇主要去思考怎么能夠給員工提供更多的價值感、意義、使命感等。

第二,現在年輕人對于工作的靈活性要求也比較高。雇主要搭建渠道去聽到00后的聲音,再去思考能做出哪些變化。

其次,從求職者來說,年輕人也應該樹立一個正確的職場觀。你不是為公司來打工的,工作是為自己的。我們現在經常說的“打工人”這個三個字聽起來可能很好玩,但是背后的邏輯要梳理清楚。

一個人從20多歲開始到60多歲,有40多年的時間是在工作的。所以在工作中一定要有自己的價值、快樂、成就,才真的是不虛此行。如果永遠只是抱著一個打工人心態去躺平,認為工作不行就炒掉,反正可以拿補償金,我覺得在職場上是走不長遠的。

張燦:“打工人”這個名詞,我覺得它缺乏主體性和價值感。在初入職場的時候我們不要有跟公司對立性的視角,要納入建設性、包容的心態去融入職場中。

放下你緊張的身段:如何打動面試官,拿下心儀offer?

「職場Bonus」(ID:ZhiChangHongLi)

 

嘉賓 | Blair Liu、張燦

策劃 |徐茂桐

采訪 |Julia

整理 |陳桐、趙冬雪

排版 |戴修齊

 

[免責聲明]

原文標題: 放下你緊張的身段:如何打動面試官,拿下心儀offer?

本文由作者原創發布于36氪企服點評;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資深作者職場Bonus
0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