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開始喜歡“黑化”自己了
黑色,正成為更多品牌的選擇。
近日,一款全黑的芬達出現在社交網絡,據了解該產品將在今年萬圣節期間推出,為0糖款,并且擁有與外觀毫無關系的口味,令人充滿想象與神秘感。
黑色,曾經是品牌們避諱的顏色,但如今它卻成為品牌營造神秘感和話題性的專屬色調,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黑色系產品出現在我們面前,并且成功占據社交媒體熱搜,吸睛不斷。
還記得當年一支難求的斷貨王冰淇淋椰子灰嗎?
椰子灰冰淇淋憑借黑色的產品和吃到一嘴黑的體驗,成為當年當之無愧的網紅產品,吸引無數年輕消費者購買,以至于不少地區出現漲價和斷貨,更因為其能吃的一嘴黑而讓消費者將其作為吸引流量的社交話題。
這種新奇的產品體驗給冰淇淋行業帶來了新的啟發,此后幾年內,各種奇特的冰淇淋產品開始出現,網紅冰淇淋也成為一度登上熱搜的新名詞。
無獨有偶,陪伴我們童年的浪味仙,也曾經黑化過,黑色的包裝,黑色的浪味仙,無時無刻不透露出神秘感,這款黑松露口味的浪味仙與我們熟悉的藍色包裝淺色的浪味仙相比,形成了強烈的視覺反差,顛覆了消費者對浪味仙的認知,并且讓產品看起來更高級。
愛干凈的消費者,曾經也迷戀上臟手的臟臟包,臟臟包作為烘焙屆的網紅,一度很搶手,甚至吸引黃牛介入,而這種用巧克力粉或黑糖漿制作出來的黑色面包,卻讓消費者迷戀,與傳統金黃色的面包相比,臟臟包讓人產生“這也能吃?”的沖動,激發了嘗鮮欲望。
在國外,黑色也被奉為創造故事的秘密武器,Hendels garden公司曾經將咖啡變成純黑色,這款炭黑拿鐵沖泡的咖啡,黑白相間,擁有獨一無二的美。
在黑色芬達問世之前,WOw公司就推出過炭黑果汁,純黑色的包裝盒飲料,卻擁有檸檬、覆盆子、檸檬薄荷三種口味。
黑化產品,似乎成為品牌的樂趣。
一直以來產品經理將鮮明的色彩奉為營銷寶典,而黑色卻成為其避諱的顏色,但在今天,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推出黑化的產品。
黑色系為何會走紅呢?
在全食在線看來,品牌之所以愿意推出黑色系產品,主要是為了制造反差感,通過顛覆消費者對品牌產品原有的認知,以此來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形成網絡傳播效應,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
事實上在產品供大于求的買方市場,面對數以萬計的產品,消費者很難抉擇,但充滿反差感的產品卻能一躍而出,吸引注意力。
更重要的是,黑色似乎是一個百搭款,拋開審美元素,其實萬物皆可黑,黑色作為常見的色系,能夠與新產品產生不一樣的感覺,既能給人帶來新鮮感,又能充滿神秘感,這種讓消費者欲罷不能的感覺正是黑色系產品所要達到的效果。
明知很個性,偏偏要嘗試。
黑色讓產品看起來更高端,擁有厚重感。
當然黑化并不能成為常態化產品。
事實上市面上曾經出現的黑化產品,大都不被作為主流,就連紅極一時的臟臟包也推出網紅的舞臺,因為黑色畢竟容易讓人產生審美疲勞,在渠道端黑色的包裝在大面積陳列中并不能讓人眼前一亮,所以黑色系產品大多作為品牌營銷事件的一種,以刺激消費者為目的的營銷產品。
產品“黑化”正成為全球品牌嘗試的動作,從面包到冰淇淋,從膨化食品到飲料,都曾誕生過經典的黑產品,并且多數產品一黑到底,不僅僅是包裝色調的改變。
看上去毫無美感的黑色,卻在品牌的手里玩出了新花樣。
樂觀點說,是因為在品牌的創意和食品工業技術的發展下為消費者帶來新奇特的體驗,悲觀點說,是因為在買方市場下,品牌無法靠原有的營銷邏輯獲得新的業績增長。
的確,當下食品行業競爭激烈,即便是頭部品牌,在渠道多元化和數字化媒體發達的今天,很容易被后來者居上,所以品牌時刻保持警惕,敬畏市場。
因此需要不停出現在消費者的視線里,并引起關注。
而黑色系產品,更容易出圈,雖然可能帶來與品牌原有形象不同的反差感,但正是這種違和感,最能吸引人。
另辟蹊徑,是對黑色系產品最好的解釋。
但更大的原因是因為,通過口味的創新很難滿足當下的消費需求,好吃不再是消費者選擇品牌的唯一優勢。
社交媒體發達的今天,人人都是媒體的今天,消費者更需要的是品牌為其帶來的情緒價值和充滿驚喜的體驗感。
很多人拿到一款看上去個性的產品,第一個動作就是發朋友圈,這種強烈的媒體感卻恰好是品牌傳播所需要的。
所以個性化的產品最容易吸引購買,而好吃則是復購的標準。
拿黑色系芬達來說,其實早在2019年的萬圣節,芬達就在中國推出過一款香蕉味的黑色產品,如今黑色芬達再次歸來,會以什么樣的口味面對消費者呢?
“黑化”自己,正成為品牌制造話題的關鍵,與其他創新相比,黑化自己的成本更低,獲得的效果更好,這種超值的回報遠遠高于其他營銷,所以品牌們樂此不疲,時刻想要黑化自己。
更重要的是,黑色正成為新一代消費者的首選顏色,這種看上去高端的顏色符合當下年輕消費者追求個性、質感的需求。
萬物皆可黑,黑色正成為品牌靈感的來源。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全食在線”(ID:iallfood),作者:李青林,36氪經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