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墨刀 用墨刀聯想更高效的工作流程

1984年10月,柳傳志帶領10名技術人員,在北京海淀區科學院南路二號創辦了聯想公司的前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至今已三十余年。
在個人電腦剛興起的年代,諸多海外廠商進入中國市場撈金,聯想作為中國本土計算機企業,以實力打響了自己的品牌,與戴爾、惠普分庭抗禮,并在2005年完成收購IBM全球PC業務。
2014年,聯想集團斥資29.1億美元購買谷歌旗下摩托羅拉移動,以此為契機加速成長為了全球性的移動設備廠商。
此時手機廠商的戰爭愈演愈烈,更多的資源和經歷被投入到用戶研究和體驗提升。
手機廠商業務龐雜,單是 Moto 手機系統界面設計工作,就涉及到美國、中國、巴西三個國家不同部門的聯動。
“跨國家、跨地域的協同工作是常態,我們團隊在中國有20多位設計師,大家分布在北京、廈門、上海、深圳四個地方。”聯想移動設計部經理張亮和我們描述他的日常工作。
項目之初,產品經理會將需求文檔給到交互設計師,然后交互設計師會用墨刀把這個需求快速表現出來,相較于 Axure 之類的軟件,墨刀真的很快,而且墨刀自帶安卓 Material Design 組件,簡潔美觀。
在和 base 在美國的團隊交流的時候,我們一般用 Google Docs 來演示產品文檔,除了把原型圖插入到幻燈片里,也會把原型預覽鏈接直接附到文檔當中,方便美國同事點擊查看。
界面設計我們一般用 Sketch 完成,墨刀提供了一個非常棒的 Sketch 插件,可以通過這個插件直接將 Sketch 里的設計稿傳到墨刀里面。
設計稿上傳完畢后我們的交互設計師會用熱區來給頁面之間建立鏈接,一個高保真原型就搞定了。
在頁面關系較為復雜的時候,設計師會用墨刀自動生成的工作流來進行頁面流程自查,這時候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是否有頁面關系錯亂。
我們的業務主要是摩托羅拉手機的系統界面和工具,每一次改版都會影響到摩托羅拉全球上億用戶,所以用戶測試是產品迭代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由于業務需要,我們用戶測試環節是由巴西分公司來完成的。我們中國團隊完成高保真原型后,巴西同事用墨刀 App 即可打開,模擬真實使用場景,給用戶體驗測試。
在用戶體驗完成后,巴西同事會將相關數據反饋給我們,輔助產品決策。
在跨國業務合作中,地理位置、國際時差、語言差異等等因素都會讓溝通成本指數級上升,而溝通中的信息不對稱又常常會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
我們通過墨刀進行設計稿同步,保證國內外業務團隊使用最新設計稿進行用戶測試,避免了來來回回的反復確認,跨國的業務協作也和面對面一樣順暢無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