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騰訊元宇宙生變?被傳收購的67天里,黑鯊發生了什么

全天候科技
+ 關注
2022-03-21 11:16
1035次閱讀

一邊是VR圈內傳出騰訊收購黑鯊出現變數;另一邊是黑鯊釋放大量VR相關業務崗位招聘信息、原CEO回歸管理供應鏈……這一切,似乎都是在為更好的與“準新東家”騰訊融合做準備。

作者 | 于惠如  編輯 | 羅麗娟

傳出被騰訊擬收購60余天后,黑鯊科技為VR業務招兵買馬的信息多了起來。

VR顯示系統專家、VR視覺工程師、VR相機系統工程師、VR系統交互設計師、VR光學專家、軟件產品經理……截至3月18日,招聘網站上,黑鯊發布的有關VR業務的崗位包含幾十條,分布在上海、深圳等地。
騰訊元宇宙生變?被傳收購的67天里,黑鯊發生了什么
                                                         圖源:boss直聘
1月10日,據36氪報道,騰訊擬斥資26-27億元收購游戲手機公司黑鯊科技,交易完成后,這家公司的業務重點將從游戲手機轉向VR設備,為騰訊提供VR硬件入口。
收購消息傳出一周后,有媒體報道,這項收購“差不多到最后階段了。”
但近日,關于“這場收購出現了變數”的傳言在VR圈子流傳開來。
一位接近黑鯊人士向全天候科技表示:“騰訊的盡調做了很長時間,還沒聽說(收購)有變化。”
另有熟悉黑鯊人士透露,內部已經有了一些動作。包括黑鯊創始人、原CEO吳世敏目前已重新回歸,負責管理供應鏈;而內部流傳的說法是,接下來將是VR設備和游戲手機兩塊業務結合發展。
在塵埃落定之前,這場貼著騰訊、小米、VR、元宇宙等關鍵詞的收購依然受到各方關注。

“鯊魚沒有鰾,只能不斷地游,成就了海洋霸主。我們也一樣,并不想改變世界,但只想踏踏實實地為中國玩家做一款好產品,打造一款真正的游戲手機。”

這是五年前,創辦黑鯊科技時,黑鯊科技創始人、原CEO吳世敏許下的愿景。

創辦至今,黑鯊已推出多款游戲手機,也在專業游戲手機領域出貨量排行榜上長期“霸榜”,但卻因大環境等原因沒能成為真正的游戲手機霸主。
騰訊元宇宙生變?被傳收購的67天里,黑鯊發生了什么
                                                        圖源:黑鯊官網
傳出黑鯊被騰訊收購的消息后,黑鯊近來動作頻頻。
此時大量增加VR業務方面的崗位,也被外界解讀為黑鯊正在補齊該業務人力、技術上的短板,為融入騰訊做準備。
事實上,黑鯊轉向VR業務,早有跡可循。
在去年的ChinaJoy上,黑鯊便向外界展示了一款名為RokidAir的AR眼鏡。另企查查信息顯示,從去年11月開始,黑鯊科技南昌公司就申請注冊了多個與元宇宙相關的商標,包括“元黑鯊”、“黑鯊元宇宙”、“Black Shark META”、以及“黑鯊AR”、“黑鯊VR”等。
不過,在黑鯊內部員工之間,對于這家公司今后是否將集中所有精力轉攻VR設備仍存疑。更多的說法是黑鯊將保留游戲手機業務,將兩塊業務相結合。
“內部也是這樣傳說。”上述熟悉黑鯊人士告訴全天候科技。
“騰訊收購黑鯊的主要目的是布局元宇宙,至于它的手機業務這部分如何處理實際上是一個公司的技術問題。”TMT獨立分析師付亮認為。
在他看來,游戲手機不可能是投資者(騰訊)關注的部分。畢竟作為游戲大戶,騰訊對游戲手機的合作非常重視。此前除了黑鯊外,騰訊還與紅魔、愛酷、一加等游戲手機有過不同程度的合作。
“騰訊不會自己做(游戲手機),甚至可能害怕有人認為他有這樣的想法,然后影響了游戲業務的發展,影響應用層面的東西。”
即便如此,黑鯊依然對這場收購付諸了更大的努力。在公司管理層上,一則最新的消息是,黑鯊創始人、原CEO吳世敏已重新回歸,管理供應鏈。“Peter(吳世敏)之前是董事,不管具體事務,負責給公司找錢,現在回歸管供應鏈。”一位知情人士告訴全天候科技。
作為黑鯊創始人,吳世敏有著光鮮的過去——前華為老員工,離職時任華為移動寬帶終端產品線總裁,曾是華為麥芒系列和G系列的主要負責人,華為北研所所長。曾創造過單款銷量過千萬的紀錄。離開華為之后吳世敏曾在樂視控股的深圳眾思科技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
2020年1月,吳世敏在微博上宣布他將離任南昌黑鯊科技CEO,公司CEO地位將由聯合創始人羅語周接任。離任后,他將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公司戰略規劃及投資、合作上。
卸任黑鯊CEO后,吳世敏出現在公眾場合的次數少了,不過他仍然扮演著黑鯊“線上代言人”的角色。每逢新品發布,他必在微博上宣傳產品。
不過,自去年10月底起,吳世敏便再未更新微博。他的最后一條微博停留在2021年10月28日,內容為黑鯊雙十一預售攻略宣傳。
一位知情人士對全天候科技說,離任后,Peter為公司尋來一些投資,事實上,在騰訊之前,就有多家投資方與黑鯊接觸過,但最終這些接觸都沒有了下文。

兩個月前,騰訊擬收購黑鯊的消息傳出時,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去年字節跳動斥資15億美元收購VR一體機廠商Pico的場景。

如果說Pico是字節跳動找到的“元宇宙船票”。那么,黑鯊就是騰訊通向元宇宙的希望。
黑鯊科技成立于2017年8月,前身是由樂視控股的智能硬件公司眾思科技。從樂視剝離后,吳世敏帶著部分手機研發團隊另謀出路,黑鯊科技由此誕生。
創始團隊堪稱豪華,黑鯊聯合創始人、現任CEO羅語周也來自華為軍團,曾擔任華為消費者業務中國區副總裁。團隊中同樣有來自華為、三星、騰訊、阿里、聯想等公司的一流人才。
盡管黑鯊的兩任CEO均出自華為軍團,但吳世敏與羅語周卻有著不同的風格。據黑鯊一名前員工回憶:“吳研發出身,勤奮嚴謹。羅偏銷售,更圓融一些,不過對員工都挺厚道的。”
據吳世敏此前回憶,他陪雷軍從杭州坐高鐵回北京,一路上近5個小時向雷軍介紹了黑鯊的產品設計理念和未來規劃,雷軍答應了投資。業內傳言,吳世敏與雷軍的中間搭線人是酷派前CEO劉江峰。
工商信息顯示,由小米全資控股的天津創業投資實業有限公司持有黑鯊科技46.4%股權,是黑鯊的大股東。
小米之外,黑鯊還得了南昌市經濟開發區下屬南昌金開集團的支持,其旗下的南昌金開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是持有26.6%股權的第二大股東。
黑鯊創立之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首次出現下跌,中國市場首當其沖。王者榮耀等手游開始向電競化發展。
騰訊元宇宙生變?被傳收購的67天里,黑鯊發生了什么
                                                     圖源:黑鯊官網
但彼時,智能手機卻受制于硬件的限制,難以在游戲方面發揮出最佳性能。吳世敏面對的是一個無人探索的領域。
“(我們)想打造第一款專為中國玩家而生的游戲手機。”吳世敏曾在接受采訪時明確其目標人群,正是有著硬件需求的游戲發燒友和電競選手。
在上述背景下,黑鯊科技的成立占據了時、人、財等多重有利因素,堪稱一個完美開局。
此外,黑鯊的研發實力和硬件生產水平也同樣讓外界羨慕。
在黑鯊發布第一款手機前夕,吳世敏發長微博首次向外界介紹了黑鯊創業團隊的情況。博文提及,成立僅7個月,黑鯊已擁有300多名員工,其中逾90%是設計師和工程師。這也奠定了黑鯊重研發的風格。
在員工眼中,黑鯊是兼具研發與創新的公司。“游戲手機中,黑鯊最先在顯示模式、散熱、天線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較具有引領性的比如,它提出了三明治散熱等。”
騰訊元宇宙生變?被傳收購的67天里,黑鯊發生了什么
                                 新一代"三明治"液冷散熱系統    圖源:黑鯊官網
2018年4月,黑鯊第一款游戲手機上市,這也是國內業界首款游戲手機。盡管銷量只有幾十萬臺,但在游戲手機這個垂直領域,黑鯊已然處于領先地位。
當然,這與黑鯊的供應鏈、渠道依賴小米密不可分。
有知情人士告訴全天候科技,借助小米的供應鏈優勢,黑鯊可以拿到優質的配件、材料等。同樣,在銷售渠道方面,黑鯊除了通過京東自營電商銷售,也在小米商城中出售。“一般小的廠商是不可能做到的。”
華為、小米、騰訊——從創立至今,黑鯊發展的每個階段都能看到大廠的標簽。但即便如此,含著金湯匙出生和成長的黑鯊科技,卻最終被它賴以生存的“游戲手機”所束縛。

在手機行業內卷嚴重的當下,小眾品牌想殺出重圍并非易事,哪怕這個品牌是游戲手機一哥黑鯊。

由專業分析人士指出,游戲手機想要獲得長久發展既需要擁有生產自有內容的能力,也需要在硬件上具備優勢條件。
但自制內容一直是現有游戲廠商頭疼的難題,而硬件方面,游戲手機原有超高續航、液冷散熱、高分辨率屏幕等優勢也逐漸成為主流手機廠商的標配。
“游戲手機這類小眾手機在幾年前還是有機會的,但現在空間越來越少了,因為主流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了,普通手機也能滿足日常打游戲的需要。隨著主流手機對關鍵零部件的把控能力越來越強,游戲手機想要拿到更優秀的配置也變得非常困難。”付亮說。
在他看來,黑鯊當前的情況與魅族類似。“不完全是缺錢的問題。還包括面臨的市場空間問題。”
從IDC發布的數據看,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TOP5品牌的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93.5%,增長至2020年的96.5%,馬太效應還在加劇。留給其他品牌的機會在不斷壓縮。
“對于黑鯊來說,要么是被小米全資收購,成為小米戰略品牌里的子品牌,要么是擺脫小米,尋找其他出路。”付亮說。
顯然,黑鯊選擇了后者,早在去年年初,黑鯊就釋放出融資需求。
黑鯊加快尋求與資方接觸的另一個原因,或許是其與小米子品牌Redmi紅米在產品線上產生了競爭關系。
Redmi紅米旗艦K系列推出的游戲增強版,主打游戲場景,和黑鯊游戲手機重合度極高。2021年4月,Redmi紅米發布K40游戲增強版,新品開賣僅1分鐘,銷量就突破10萬臺。這種成績,黑鯊望塵莫及。
售價方面,Redmi K40游戲增強版售價1999 元,屬于中端價位游戲手機。而在它之前發布的黑鯊3起售價為3499元。比較而言,消費者對于Redmi K40的價位接受度更高。
盡管羅語周曾高調表示,“旗艦手機的終點是黑鯊的起點。”但他眼中的“專業”游戲手機卻因性價比不高而被部分用戶冠以“雞肋”之稱。
即便是在黑鯊內部,“是否生產2000元左右的中端游戲手機”這個議題幾乎伴隨著黑鯊的每一款產品。
“從第一代產品開始我們就有考慮要不要做中端機,一部分人認為這能擴大出貨量,另一部分人認為這與公司的整體策略不符。”一位負責過黑鯊手機產品的員工告訴全天候科技。
僵持不下,“高端”標簽始終未能給黑鯊帶來更寬的用戶群。
Canalys發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至2021年第一季度期間各大游戲手機品牌的市場份額榜單顯示,在大廠旗下普通游戲手機之外,行業默認的四大專業游戲手機品牌黑鯊、紅魔、ROG、拯救者,四者市場份額之和僅為33%。在這四大品牌中,黑鯊排名第一,擁有13%的占有率。
騰訊元宇宙生變?被傳收購的67天里,黑鯊發生了什么
榜上有名的iQOO、Redmi、realme、OPPO和一加,盡管游戲手機這個小眾市場內的從業人員并不認可它們被劃進游戲手機的范疇。但事實是,專業游戲手機與非游戲手機之間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以iQOO為例,騰訊旗下明星手游《王者榮耀》的官方聯賽,從2019年開始一直選擇該品牌手機作為比賽用機。
“黑鯊們”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以至于其在定位上也有了一定的松動。這從黑鯊手機的定價策略中也可窺得一二。
兩年前黑鯊3發布時,起售價為3499元,黑鯊3Pro起售價為4699元。而去年,黑鯊4發布時直接自降1000元,起售價下探至2499元。
對此,羅語周給出的解釋是:黑鯊用戶大部分是18-30歲之間,相對收入來說,價格壓力較大。而且,要推動整個產業發展,黑鯊就不能曲高和寡。
“初心還是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體驗游戲手機。”羅語周說。
“實際上,一切都是為了商務的成功。”一位黑鯊前員工如此解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全天候科技 ”(ID:iawtmt),36氪經授權發布。
0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