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不只有微信,這些擁有海量個人用戶的產品也都推出了企服版

杜會堂
+ 關注
2021-03-02 18:53
2828次閱讀

不只有微信,這些擁有海量個人用戶的產品也都推出了企服版

隨著個人市場的增加空間逐漸釋放殆盡,互聯網領域的大小公司都在尋找第二條增長曲線。企業市場被認為是新的機會,一些公司已經高調宣布將發力企業用戶為主的產業互聯網。騰訊馬化騰就曾多次表態“互聯網下半場屬于產業互聯網,騰訊將擁抱產業互聯網”。

事實上,在高調宣布擁抱產業互聯網之前,一些公司已經推出了面向企業用戶的產品。這些產品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 第一類比較簡單,它們和面向個人用戶的版本沒有太大差別,本質上是將企業用戶作為大客戶,但產品和服務沒有太大調整。比如定位于企業和政府采購平臺的京東企業購,提供企業用車和出行服務的滴滴企業版。在產品功能上,它們和面向個人用戶的京東、滴滴出行沒有什么區別,更多是將企業用戶作為采購平臺產品或服務的大客戶,在此基礎上提供一定的采買折扣和更為便捷的報銷流程。

  • 第二類相對復雜,它們會針對企業用戶的一些特定需求加入類似協同辦公、信息共享、權限管理之類的新功能。一些產品甚至以企業用戶為主,圍繞它們的需求開發產品。比如目前炙手可熱的釘釘、企業微信等企業通訊工具,最初就明確要服務于企業用戶。

只是簡單地在個人用戶產品上加入一些企業級功能,在市場沒有太多選項時,第一類產品仍有一定空間。但是企業市場得到重視,越來越多單獨服務企業用戶的產品進來時,第二類產品開始成為市場主流。很多你想不到的只服務個人用戶的互聯網企業在很早前就意識到這點,悄悄推出了企業版。

不只有微信,這些擁有海量個人用戶的產品也都推出了企服版

以QQ起家的騰訊很早之前就開始在企業市場的探索。2002年1月,騰訊在原有面向個人用戶的QQ的基礎上,悄悄推出BQQ系統——企業級QQ,加入了企業短信中心、網絡會議、分組討論等多個適合企業的新功能。

騰訊本意借此打開企業市場,然而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企業QQ的發展裹足不前。主打娛樂聊天的QQ被很多企業視為洪水猛獸,導致企業QQ也被拒用。

最終讓騰訊在企業市場取得突破的產品是基于QQ的客服系統。得益于QQ在用戶中巨大的滲透率,很多沒有能力開發獨立客服系統的中、小企業在使用QQ客服系統后,效率得到很大提升。QQ開始被越來越企業作為客服系統使用。

QQ客服系統的成功讓騰訊得以以此為基礎,發展出平臺級的企業業務。2015年,騰訊將企業QQ和營銷QQ打包成企業SaaS服務“騰訊企點”,正式對外推出。經過幾輪發展,騰訊企點目前成功發展出4項核心業務:

  • 客服,包含企點客服、客服機器人、企點呼叫中心三款產品,提供網站、APP、電話(呼叫中心)等渠道的客戶服務和自動接待
  • 營銷,包含企點營銷、銷售智推兩款產品,能夠支持企業的銷售管理和客戶關系管理
  • 企業供應鏈協同,包含企點商通、企點商圈、企點領航平臺三款產品,能夠強化企業對產業鏈上下游的鏈接溝通
  • 企業辦公協作,包含企業QQ、企業應用市場兩款產品,可以實現跨公司、跨組織的辦公協同和客戶溝通

企點只是騰訊在企業市場的業務之一。在此之外,騰訊還有企業微信、騰訊云這樣更為重大的公司級業務,支撐著騰訊對整個產業互聯網的野心。

不只有微信,這些擁有海量個人用戶的產品也都推出了企服版

上世紀80年代就已成立的金山WPS被認為是國產軟件的元老產品,見證了中國IT產業的發展。然而桌面時代受到自身盜版和免費盜版微軟Office的沖擊,WPS一直沒能獲得突破性發展,直到移動互聯網時代才迎來發展高峰,通過“軟件免費+服務增值”的模式獲得大量用戶和收入。2011年12月發布以來,WPS移動版在兩年內收獲1.3億用戶,2019年11月成功登陸科創板,目前市值超過1500億元。

由于桌面和移動時期都主要面向個人提供產品,WPS在很多人心中的印象是一款個人用戶產品。但事實上,早在桌面軟件時期,WPS就推出面向企業用戶的產品,目前依舊針對企業用戶提供產品。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后,WPS還順勢整合多個面向企業用戶的產品和服務,推出企業版在線辦公解決方案。

不只有微信,這些擁有海量個人用戶的產品也都推出了企服版

百度網盤是由百度開發的個人云存儲產品,是目前國內最主流的個人網盤,市場份額達到90%以上。在個人市場取得成功之后,百度在2016年推出百度企業網盤,針對企業用戶需求,提供文檔管理、團隊協作等服務。

盡管推出至今已有5年,百度企業網盤在市場鮮有人知。可能你也意外,百度網盤居然還推出過企業網盤。當服務對象從個人轉變成企業后,百度網盤的市場優勢不復存在。原因就在于,對比其它企業網盤,它在功能和價格上都不占優。企業網盤對數據的安全、共享、多人協同的要求比個人網盤更高,但百度企業網盤在這些方面都沒有競爭力。因此盡管推出了企業版,百度網盤目前仍然主要服務個人用戶,向個人用戶收費。

除了將服務個人的產品“企業化”,過去幾年科技互聯網大廠的另一趨勢是將內部產品開放給外部使用。字節跳動的企業通訊產品飛書、騰訊的敏捷產品研發協作平臺TAPD,都曾作為內部產品使用多年,在產業互聯網興起后被推向市場。

隨著消費互聯網紅利釋放殆盡,各大互聯網公司都面臨不小的增長壓力,開始尋找新的收入來源。企業用戶為主的產業互聯網被普遍認為是一個新機會。企業購買產品時的決策周期和鏈條比個人更長,但消費力和忠誠度都比個人要高。目前沒有一款產品能夠像10年前的智能手機那樣徹底激活消費互聯網,預計很長一段時間內,互聯網公司要從產業互聯網中尋找增長機會。個人產品“企業化”、對外開放內部產品這樣的探索,未來仍將會持續。

[免責聲明]

原文標題: 不只有微信,這些擁有海量個人用戶的產品也都推出了企服版

本文由作者原創發布于36氪企服點評;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資深作者杜會堂
0
相關話題
企服洞察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