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紛紛下場殺入智能教育硬件,傳統教育硬件廠商如何破局?
作者:貝爾席
來源:格隆匯IPO研究院
7月份,教育“雙減”政策公布落地引發市場震蕩,突如其來的監管重錘令各大教育機構彌漫悲觀情緒,而資本也快速用腳投票,教培概念股全線斷崖式暴跌。
隨著教培行業陷入至暗時刻,眾多學科課外輔導和線上培訓機構也將“走投無路”面臨著關停或轉型的危機局面,但學生學習的需求并不會因此而停滯,隨著整個行業生存規則生變,新的機遇浮出水面,市場開始紛紛把目光聚焦到智能教育硬件領域。
就在日前,華為智選與科大訊飛旗下淘云科技就共同推出了阿爾法蛋智能詞典筆S。在教育“雙減”政策陰霾籠罩的市場環境下,科技巨頭聯袂推出的新款智能教育硬件產品,無疑具有風向標意義。實際上,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包括華為、字節、BAT等一眾巨頭都在積極布局智能教育硬件,而在今年“618”期間,入局稍晚的阿里更是一口氣發布了40余款智能教育硬件產品。種種跡象也正表明,整個互聯網及教育行業正在勾勒一幅智能教育硬件的新故事。
時代永遠只會獎勵那些看得見、看得懂、看得透變化和趨勢的人,教育行業大變局下,智能教育硬件也被視作教培企業轉型的新方向所在。不禁要問,智能教育硬件為什么會是一門如此吸引人的生意?誰又將有機會在這輪智能教育硬件的機遇中乘風破浪?
黃金賽道迎來水大魚大的新時代
智能教育硬件這個賽道實際上對于許多人而言并不陌生,在人工智能興起之前,傳統的教育硬件廠商已經充分的教育了市場。從小霸王游戲機、好記星詞典、卡西歐復讀機、步步高學習機、讀書郎點讀機等等,這些傳統的教育硬件產品起起落落,成為一代人的記憶。
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在線教育的興起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傳統教育硬件也開始逐步朝著智能化、互動化的方向升級。從智能點讀筆、教育學習平板到智能手表、智能臺燈、家教機器人種種,智能教育硬件產品層出不窮,不斷擴展應用場景。
目前整個智能教育硬件市場已經呈現多品牌、多品類的競爭格局,不論是諸如步步高、讀書郎這類積極推動轉型升級的傳統教育硬件公司,還是華為、科大訊飛、字節、BAT這類科技巨頭或互聯網巨擘,都在搶食著智能教育硬件市場。而隨著此次“雙減”政策的落地,教培行業的不少企業也將大概率圍繞這一領域發力,行業賽道將逐漸變得“人潮洶涌”。
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想象空間無疑是吸引一眾玩家紛紛入局的原因所在,而這背后市場龐大的需求仍是首要驅動力。過去一年疫情加速了教育行業的線上化、智能化發展,智能教育硬件更加頻繁地出現在多樣化的教育場景中,獲得了萬千家長和師生的充分認可。
從C端市場來看,隨著國家進一步限制課外培訓,而按分數排名的人才選拔機制依然占據主導,令學生及家長對于提升學習成績的動力不減。這也意味著,通過智能教育硬件產品幫助滿足課后學習需求,降低孩子學習時間成本以及金錢成本,提升學習效率,同時對解放家長“雙手”和“大腦”都將具有突出效用。而從學校層面來看,國家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教育智能硬件產品、智慧課堂等正加速落地到各大中小學校教育機構,B端市場需求亦在不斷被打開。
市場的銷售表現有力驗證了智能教育硬件的蓬勃興起。據科大訊飛數據顯示,在今年618期間,科大訊飛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108%,其中AI學習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706%。此外,IDC發布的2021 Q1 中國可穿戴設備總出貨量數據顯示,專注兒童手表市場的步步高由于旗下小天才兒童手表出貨量快速增長,同比增長92.1%,已位列中國可穿戴設備廠商前五之列,僅次于華為、小米、蘋果。由此也足見這一領域的強勁爆發力。
再結合政策層面來看,教育智能硬件產品亦得到政策上的推動和看好。
早在2016 年,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制定了《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 年)》,提出“深入挖掘教育、醫療、工業等領域智能硬件應用需求,加強重點領域智能化提升,推動智能硬件產品的集成應用和推廣”。
而2018 年,教育部發布了《教育信息化2.0 行動計劃》,提出“到 2022 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對此,文件特別強調要大力推進智能教育,開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智能化教學支持環境建設,推動人工智能在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應用,利用智能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法改革,探索泛在、靈活、智能的教育教學新環境建設與應用模式。
伴隨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未來智能教育硬件產業也將迎來更為巨大的市場空間。
就行業規模而言,據多鯨資本教育研究院預測,預計至2022年,單是K12教育智能硬件市場,其規模可達570億。再根據此前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中國教育智能硬件趨勢洞察報告》估算,2020年智能教育硬件的市場規模為343億元,預計2021年將擴大到453億元,2024年有望接近1000億元。
在這樣一個快速增長的藍海市場里,想象空間足夠大、市場需求多樣化,同時亦具有一定的行業壁壘,其充分滿足“黃金賽道”的定義,也正迎來屬于它“水大魚大”的新時代。
直擊行業痛點,老牌教育硬件廠商初心不改
隨著巨頭強勢探索,傳統廠商積極“破圈”,新興產品層出不窮,那么誰將有望在行業中保持領跑?
恰逢讀書郎今年已遞表港交所上市在即,這家在教育硬件行業中深耕20年余載的老牌企業給了我們一個不錯的觀察視角。
作為昔日靠賣點讀機、學生平板起家的傳統教育硬件提供商,讀書朗憑借其現象級產品,風靡全國,在教育硬件領域占據了上風。隨著行業邁向智能化時代,公司推動轉型,乘上政策東風,不斷強化對教育智能硬件的布局,其持續專注于教育智能硬件和服務的研究與開發,并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全面的智能產品產業鏈。公司主要產品涵蓋學生平板電腦、學習手表、智能掃讀筆、智能作業燈、STEAM科普、同時亦有為學校教育數字化和信息化專門研發的智慧課堂解決方案/集成等。
從行業視角來看,當前盡管智能教育硬件賽道領域入局者眾,但存在的問題并不少。
一方面在于信息化產品雖然層出不窮,但能夠真正打破信息壁壘,構建互聯互通體系的品牌寥寥無幾,更多產品也都是層次不齊,各自為戰,形成一個個的信息孤島,并未真正滿足教育智能化的需求。
而另一方面,還在于市場上一系列產品噱頭大于實質,在功能上并不實用,又或是程序冗雜、操作繁瑣體驗感差,設計缺乏溫度不夠人性化,甚至于部分產品游離于邊緣地帶,以豐富的游戲、娛樂功能吸睛,成了影響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毒品”。
相比之下,讀書朗的產品及服務布局可以說具備了其獨有的特色和競爭優勢。作為一家深耕多年的老牌教育硬件廠商,面對智能化轉型,公司始終秉承著育人初心,在產品設計上以全局思維出發,構建其智能硬件生態體系。
在產品端,公司積極打造貼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技術上持續強化AI算法和大數據分析,功能上滿足信息交互、注重用戶體驗,為用戶帶去靈活、高效、實用、互動和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同時在市場終端,公司建力了強大的渠道網絡,擁有3000+個終端銷售網點,近1000家服務體驗中心,為用戶提供線上線下學習體驗融合的新模式。公司直面消費群體,并與產學研機構、學校、政府等展開密切合作,持續致力于推動科技對教育的賦能,助力教育信息化。
老樹新芽,借力新基建、新產業以及智慧教育突圍
直擊行業痛點的同時,不難發現,讀書郎在長期行業深耕以及轉型發展中實質上更是構筑了一個智能一體化教育生態系統,從C端學生、家長到B端教育機構,從課堂學習到課外輔導,從硬件設備到軟件應用,這一系列布局可以說迎合了未來三個重要的趨勢:新基建、新產業以及智慧教育。
從新基建角度來看,相較于傳統基礎設施,新基建的核心的在于數字基礎建設。讀書郎打造的智能一體化教育生態其能夠被視作是一種底層的技術及智力支持,能以信息化手段為整個教育行業賦能。而憑借優質的產品與服務能力去滿足師生、家長、學校、教育機構的現代化教育需求,以此著力提升教學質量,教學效益,最終達到政府、社會、企業、產業生態的共建共贏,而這也正是政策鼓勵的方向所在。
此前,7月21日,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部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意見在政府端、學校端、學生端及資金端都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與要求。其中,政府端構建新型數據中心,支持建設區域教育云平臺;學校端建設智慧校園新型基礎設施,普及個人學習終端;學生端鼓勵基于大數據的資源推動和學習輔導,促進個性化發展;資金端教育新基建納入地方教育十四五規劃,統籌協調經費大力支持。
可見,讀書郎智能一體化教育生態的布局深度契合了政策的發展方向,其率先搶跑的姿態也將有助于其充分受益市場發展及政策紅利。
從新產業角度來看,以新基建作為底座,教育產業隨之迎來變革,通過平臺生態的能力將有助于提升整個教育產業的運轉效率。在這一過程中,教育模式也將得到全面升級乃至重塑,最終達成數字化、智能化教育。例如,以智能教育硬件為載體,智能教育應用將覆蓋多個場景,在寓教于樂中不斷拓展教育深度、廣度,形成科學的、具有多端聯動的、個性化、情感化的教學育人體系。讀書郎的多品類產品與服務,應用場景豐富,資源鏈接廣泛,契合了教育新產業的發展趨勢,在平臺生態的助力下也為其在行業競爭中構建了一道深厚的壁壘。
最后從智慧教育角度來看,正所謂“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等國家戰略下,傳統教育體系在“內卷化”下弊端愈發明顯,尤其是對科技人才的培養等方面短板突出。為此國家也在開始積極探索“智慧教育”,不斷完善智慧教學設施、強調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理念在教育場景的應用,推進因材施教,強化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這一背景之下,讀書朗打造的智能一體化教育生態與這一方向形成了天然的契合,通過個性化、定制化等方案,以大數據、人工智能持續賦能教學育人,激發學生創新力創造力。這不僅有助于打造優質、均衡、高質量的教育服務體系,同時還能夠真正幫助學生減負增效、實現因材施教,為國家培養新時代創新人才。
結尾部分:上市后時代加速,未來可期
“雙減”政策下,教育重心將重新回歸校內,缺少了學科課外輔導,智能教育硬件將在市場需求刺激下迎來井噴。而“教育新基建”文件明確“支持教育信息化發展”進一步打開了智慧教育的空間。
作為一家在教育硬件行業深耕二十余年的領頭羊企業,讀書郎此時上市,資本市場教育板塊正上演著冰與火之歌。從公司所布局的智能一體化教育生態系統來看,其在實踐中已經驗證了對減負增效、因材施教,推動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發展的積極作用,同時伴隨頂層設計下推動教育信息化發展,公司還將持續受益于政策驅動,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格隆匯新股”(ID:ipopress),作者:貝爾席,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