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學:每一個師生都擁有了口袋里的知識庫
通知傳遞、信息收集層層下達,觸達學生全靠班群;規章制度文件分布在各個學院、部門網站,師生查找不便……
各個高校,總是會有這些存在久遠、難以解決的麻煩。
但山西大學已經不被這些問題困擾了——這所即將有120年歷史的西部名校,在信息化的路上穩穩地走出了堅實的腳步。
一起看看過去和現在,山西大學的變化吧:
山西大學通過騰訊樂享,打造出了一個全校性的信息門戶,讓每位師生擁有了“口袋里的知識庫”。
在山西大學的樂享上,匯聚了近4萬名師生,每天平臺的瀏覽次數都在5萬以上。也就是說,每天每個山大人都會使用樂享平臺至少一次。
也許你會好奇:怎么能夠讓師生都樂意使用?有哪些功能?怎么能讓信息高速流轉?聽說還能替學校省錢?……
樂樂和山西大學現代教育技術學院副院長宋毅君聊了聊,一起來取取經!
每天每人至少登錄1次
3個要點就“夠”了!
用“好玩”吸引師生,用“簡單”便利師生,用“實用”留住師生。
首先得好玩。如果一啟動就鋪天蓋地發通知,學生自然會覺得無聊乏味。
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才能帶動平臺活躍:“表白墻”是大家最熱衷“吃瓜”的地方,失物招領、跳蚤市場也是學生生活的必需品之一,丟了校園卡、撿到了筆記本、搬宿舍買賣物品,學生也各種渠道來發布信息。
于是,山西大學先在樂享上建立了學生都愛來逛的論壇,開啟失物招領、表白墻、跳蚤市場等板塊,抓住大家的剛需和興趣,引起注意。
隨手拍板塊里,每天都能看到學生拍下的美麗校園:
失物招領,更是契合了生活所需,“撿到了一張卡”、“卡是我的!”,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發生:
通過樂享的祝福功能,逢年過節都送上暖暖祝福:
從學生的實際需求考慮,才能讓他們主動上樂享。學生愿意來了,之后發布各類信息通知、進行知識沉淀,也就有了啟動的流量。
夠簡單
光是好玩,如果不易登陸、不夠簡單,興趣熱潮過去后,也就門庭冷清了。
眼尖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了,上面“失物招領、吐槽墻、隨手拍……”的入口界面,不是騰訊樂享,而是企業微信工作臺。
沒錯,為了讓大家更加便捷的進入,山西大學將樂享內的各個板塊拎了出來,放在了更加醒目的企業微信“工作臺”的位置。無需進入應用里,就能快速導航,找到自己需要的內容。
夠實用
對平臺有了感知、有便捷的入口之后,怎么留住師生?
實用成為了第一要義。
就像開頭的漫畫展示的,樂享覆蓋了山西大學師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重要通知一應俱全
通過騰訊樂享傳達信息有三大好處:一是無需師生關注,自動就能精準觸達;二是只能允許指定人員看到,不用擔心信息泄露;三是內容可隨時修改,消息出錯了從文檔里修改即可,推送次數還不受限。
規章制度一搜盡有
山西大學還將“K吧”功能改名為了“知識門戶”,學院、部門、社團等均可入駐,在各自的門戶里沉淀知識、傳遞信息、相互交流。
學術活動線上參與
過去辦講座,在學校各處張貼海報進行宣傳是傳統方法。“一張35塊錢,平均一次講座至少需要幾百元來進行基礎的海報張貼,但效果卻不明顯”,宋院長還記得使用騰訊樂享前,辦講座、辦活動總會有一筆不大不小的花銷。
現在,學術活動全部沉淀到了樂享平臺里,師生可以收到學術活動的通知,也能到活動頁面上查看近期活動。
更棒的是,活動參與者的信息都實現了線上化,能夠關聯到第二課堂,讓第二課堂的學分錄入工作變得更加輕松。
三個優點
文檔助力高校知識管理
山西大學把騰訊樂享玩得有聲有色,不管是學術活動、校園通知還是制度沉淀,實際上,“知識管理”是這一切的核心。
從高校整體角度講,隱性知識流失造成的重復的知識勞動,會帶來非常大的整體資源浪費。要解決這種苦惱,就要借助知識管理,來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
山西大學用上千篇文檔,讓校園的各項知識得到了沉淀與流通,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增效”,樂享還帶來了“降本”的效果。
“過去,新人入學都會發紙質的學生手冊,一本幾百頁,人手一本,成本不少,每年還要更新,舊的不能復用。”宋院長介紹說,騰訊樂享上線后,學生手冊就移到了線上,不僅0成本,還帶來了多重好處。
三個文檔優點,讓文檔能夠助力高校進行知識管理,實現降本增效:
隨時能修改,避免陳舊、錯誤信息
隨著制度的調整,學生手冊年年都需要更新,現在,山西大學不需要印刷實體冊子,只需要上傳最新文檔,就可以讓新鮮出爐的信息傳遞到學生手中了:
文檔預覽,線上隨時查看
為了讓pdf、word等上傳的文檔更可讀,文檔預覽服務提供了極大便利。
電腦上,文檔可全屏播放,還有翻頁、演示等各種功能:
支持全文檢索,信息搜索方便
騰訊樂享可全局搜索內容,即使是PDF里的文字,也支持在線搜索,師生找信息再也不愁啦~
宋毅君院長覺得,山西大學使用騰訊樂享后,最大的好處就是“每一個師生都擁有了一個口袋里的知識庫”,信息收集、流轉、傳達、搜索都能在一部手機上簡單完成,知識管理越來越輕便化。
高校是知識密集型組織,擁有最為豐富的知識資源,進行知識管理、通過對各種形態的知識進行共享與創新,有助于大學成為學習型組織,有助于讓知識資源發揮最大用處、提高高校的核心競爭力,更好的完成大學教學、科研、服務社會、文化傳承的社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