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聯合大學:多校區、多法人、多學科背景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創新
學校簡介
北京聯合大學是1985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北京市屬綜合性大學,前身是1978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創辦的36所大學分校。現有教職工2千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萬余人,7個分散辦學的分校區,19個學院中6個是具有相對獨立人事權的副局級法人單位,形成了經、法、教、文、史、理、工、醫、管、藝等10個學科的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是北京市重點建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也是北京市規模最大的高校之一。
一、人力資源信息化系統建設歷程
近幾年,隨著各項業務不斷發展,學校開始招收大量編外人員,用工情況復雜,人員管理難度加大。學校多校區、多法人、多學科的特點,對于人事管理工作而言,既是機遇,亦是挑戰。多校區導致人員分散;多法人之間各有各的標準,權責利亟待統一,基礎教學單位需要去行政化;多學科發展需要揚長避短,涉及到大量的學科專業調整。
鑒于學校工作涉及到學生、教職工的方方面面,為了加強學校人財物的管理,優化學科專業布局,促進學校人事政策、標準、規范的統一,學校一直在加強內部整合,減員增效,推動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工作。
2012年,學校聯合宏景軟件建設人事管理信息系統,截止目前迭代開發了三次,一期上線的是人員、薪資、保險、報表等基礎模塊,做了統一身份認證;二期上線了職稱模塊和招聘系統;三期對于整個系統進行了升級,新職稱評審、年度考核、自助平臺等模塊相繼上線。目前用戶包括全校7個法人單位的人事處、52個二級單位的工資專員和所有員工,涉及到人事處、財務處、國有資產管理處、校醫院、工會、后勤保障中心等多個部門。
二、人力資源管理核心業務成果展現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通過接口設置,能夠與學校的OA平臺、財務系統、教育系統、科研系統等進行數據交換,為北京市教委、編辦、人保局等業務主管部門上報各類報表,教職工通過學校OA平臺直接單點登錄到人事業務自助平臺完成年度考核、職稱申報等業務。
01年度考核
學校目前實行的是自然年度考核,采用以前的方式進行考核周期長,各二級單位進度不一致,教職工填寫時容易出現各種問題,返工時常發生。2019年使用了年度考核在線提交系統,將考核表分為基本信息、工作總結、業績信息、考核結果四部分,梳理出教師、非教師和未參加考核人員三類登記表,支持對各個單位考核優秀指標進行限制。
教職工通過學校OA網單點登錄填寫年度考核登記表,基本信息從人事系統中直接獲取,將其他信息補充完整,提交后二級單位初審并反饋結果,本人確認無誤,二級單位提交人事處審核,人事處確認后在系統內提交,導出相應表格,完成對全校考核結果的匯總、統計和上報。
另外,年度考核工作會隨著學校事業的發展來進行調整,2019年,黨委要求將師德考核結果運用于教師管理和職業發展全過程,為職稱評定、職稱晉升、工資晉級、申報科研項目、學習進修、評獎評優等提供重要依據,由于系統具有良好的拓展性,添加幾個指標就能輕松完成。通過系統進行年度考核,規范了考核流程,統一了標準,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和部門人員工作量,將考核結果直接生成到人事系統中,后期的查詢應用也變得方便快捷。
02職稱申報
職稱申報是人事處每年一度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對申報人員的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業績進行綜合評價。傳統職稱申報至少要持續三五個月時間,老師準備申報材料的過程非常繁瑣,代表作的外審環節也很復雜,提交材料、聯系專家、支付酬金等都需要占用大量人力。
學校開展職稱評審工作時,個人申報環節需要收集200多項信息,填寫的工作量巨大。宏景職稱申報系統把紙質表格轉化成電子申報表,能夠自動從人事、教學、科研等系統中提取相關信息,需要教師填寫的部分變少,極大地節省了教師的精力。二級單位初審通過后推送給教務處、團委等相關部門再次審核,無誤后人事處終審,并打印紙制申報表蓋章提交。
通過信息系統進行職稱申報,申報表的填寫更加規范準確,減少了教師的填寫內容,減輕相關業務部門的審核工作量,便于人事部門和二級單位整體把控申報進度,倒逼人事系統或教學科研系統提高原始數據的準確性,提升全校處理大事件的系統協調能力。
同行評議要歷經代表作上傳、送審準備、聯系專家、專家評審、統計反饋五個流程,通過宏景云平臺的流程化配置,實現評審費申報人在線支付,專家在線收取,減少中間環節,提升專家滿意度。教師上傳代表作時,申報人收到郵件,即可上傳代表作PDF文件、詳情、摘要及成果一覽表等材料,學校確定好評審專家,通過郵件發送評審鏈接,專家打開鏈接地址或掃描二維碼進行打分,給出評審意見,結束后下載打印評議表郵寄回學校。
宏景云同行評議提升了代表作的送審效率,實現全過程動態監控送審進程、同行單位專家分配情況、專家評議情況,評議結果和評鑒表一鍵生成,能夠及時了解評議結果,不用等待紙質版評審結果的到來。
03人員招聘
學校招聘系統獨立于人事系統之外,一是基于安全性的考慮,二是擔心招聘系統影響人事系統的運行效率。每年學校新招聘教師60人左右,規模并不大,但是簡歷卻能收到2000多份,工作量確實不小。
宏景設計的網上招聘系統,校人事處、應聘人員和二級部門負責人都可以使用,具有明確的招聘流程:一是校人事處發布招聘崗位及要求;二是應聘人員根據學校的招聘需求,填寫簡歷,進行崗位搜索;三是二級單位進行簡歷篩選,確定擬聘人員和候選人員,上報人事處,并將結果反饋應聘者;四是人事處組織面試和其他測試,確定人選。
通過網上招聘,減輕了人事處人工篩選簡歷的工作量,提高了精準度,整個招聘過程二級單位充分參與,提高了二級單位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自主性,人事處對全過程進行監控,讓操作更加規范。國際上普遍認為,人力資源管理是各級管理人員的共同職責,通過網上招聘系統,人力資源與各級管理人員能夠建立起伙伴關系,各盡所能,各取所長,引進更加合適的人才。
04工資發放
工資是對員工勞動的補償,更是對自身價值和貢獻的肯定。學校整個工資系統的基礎架構分為子集、標準表、業務賬套、報表四部分,支持依據不同業務類型設計不同的業務賬套,當前,學校在職人員工資發放共涉及9個工資賬套、4個業務部門和52個二級單位,整個發放過程五天就完成,期間還要完成臨時員工的工資發放。
以前二級單位上傳工資漫不經心,拖拖拉拉,還多次出錯,導致人事處經常加班,通過信息系統能夠減少犯錯率,到上傳截止時間就關閉上傳通道,二級單位沒能及時上傳就會主動來找,讓人事處開始變被動為主動。例如,一個二級單位因為沒有及時上傳考勤信息,導致部門職工沒有發放伙食補助,后期上傳各種業務信息都變得非常積極,從根本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與手工相比,工資發放系統確實體現出很大的優勢:一是權責明確,可以根據業務歸屬確定每個業務單位的業務賬套,確保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并且可以劃清責任,將二級單位上傳的工資數據信息單獨保存在子集中,以備出現問題快速復查,督促其對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二是流程清晰,環環相扣,方便集中處理各項業務;三是信息共享共知,人事處負責人員增減、崗位變動,系統做好相應記錄,便于后期根據不同的異動類型,批量調整并打印,各業務單位和二級單位可以實時掌握這些信息;四是一鍵生成,年底上級部門要求上報各種報表,時間緊任務重,還涉及到每月的數據信息,在工資系統中構建相應的統計報表,需要的時候能夠快速生成各類通知單、報表、發名冊,時效性、準確性都得到很大保證。
三、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價值與關鍵
宏景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大大助力了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信息化的成果是喜人的,過程卻是艱巨的,在建設過程中有四個關鍵點:一是做好前期的規劃設計,近期規劃、中期規劃、長期規劃要合理安排,避免一下全面鋪開;二是有效整合機構內所有資源,最重要的是人力的支持,尤其是組織內領導的支持與協調;三是抓好細節處理,人事信息眾多,要盡量保證系統內信息的規范性和準確性,明確各類信息的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包干到戶;四是設置專人負責,雖然專人不一定專事,但在系統建設的過程中,有專人負責,肯定會讓建設方和承建方在溝通協調上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