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名稱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企業規模
5001-10000人

北醫三院:基于“互聯網+”的人力資源信息系統應用與創新

474次閱讀

醫院簡介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簡稱“北醫三院”)始建于1958年,設有37個臨床科室、10個醫技科室、26個職能部門。擁有34個博士點,1個臨床博士后流動站,20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3個國家級平臺。現有在崗職工5883人,開放床位數2024張,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委管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與保健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甲醫院。

       作為國內三甲醫院第一方陣,北醫三院正在朝著集團一體化管理模式邁進,如何在人手不增加的情況下,大幅度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已經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系統建設背景與建設目標——打基礎、提效率、促管理

       北醫三院的信息系統非常龐大,截止目前,已經建成了面向患者、臨床、醫技、運營及系統保障的幾十個信息系統,每天處理的消息量多達50多萬條,而這些信息系統使用的人員信息均需要來自于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對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要求非常高。   

  • 01建設背景醫改推動下的集團化發展亟待人力資源信息整合

       早在2016年之前,北醫三院就開始了人事信息化建設,由于原系統未和醫院的其他信息系統連接,造成了信息“孤島”。隨著醫院人員規模的不斷增大,打破信息“孤島”,實現基礎人員信息共享,已經刻不容緩。

同時,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北醫三院集團化發展趨勢日益明顯,亟待通過信息技術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促進集團型組織戰略目標的達成。

  • 02建設目標:實現人力資源信息共建、共享的轉型升級

       為解決以上問題,需要對原有的人事信息系統轉型升級,實現打基礎、提效率、促管理三大建設目標。

       2015年11月,北醫三院與宏景軟件正式達成合作,開始試運行宏景HCM系統;2016年4月,系統上線,同年12月,培訓管理、自助服務、考勤管理等業務模塊相繼完成配置,實現基礎平臺的搭建,后續又逐步完成了與醫院主數據平臺的集成,實現了人力資源信息共享應用;2019年,引進宏景云平臺職稱評審功能,通過掃碼快速完成職稱評審投票工作,革命性提升工作效率,實現管理手段的變革升級。

二、人力資源信息系統碩果展示——權威、規范、統一數據的貫穿應用

       截止目前,系統運行平穩,實現了人事數據的權威、規范和統一,大大提升了人力資源工作效率,有效促進了人事業務的高效運轉。

  • 01搭建統一的人事數據平臺,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原人事系統運行過程中,由于標準不統一、職責不清晰、操作不規范等原因,無法為全院提供準確及時的人員信息,增加了人事管理的工作量,與醫院其他信息系統之間交互性差,無法實現人員信息共享。轉型升級后,北醫三院建設了全院共享的人事數據平臺,成功完成了組織機構、崗位以及各類人員近百萬條歷史數據的完整遷移,并基于消息模式實現了與院級主數據集成平臺的對接。

  • 02規范的業務應用,實現人事業務流程化、規范化管理

       北醫三院在系統建設和應用階段,通過規范的業務應用來驅動數據的動態更新,保證信息的及時性、有效性以及完整性。

       首先,明確信息來源。根據不同類型職工進行有針對性的檔案信息采集,選錄的畢業生通過一鍵式導入功能實現簡歷庫與信息庫的完美對接,調入職工和合同制人員通過錄入或導入的方式完成檔案信息首次采集。

       其次,分工協作。以管理職責為依據,按照條線結合的方式,授權不同的業務人員維護不同的信息。

       再次,業務聯動信息。系統中設置了入離調轉、出國出境、合同續簽等共計20余個業務流程,每個業務流程結束,系統自動更新相關信息。

       最后,智能預警提醒與業務聯動。即通過數據監控觸發預警,啟動業務處理,使工作變被動為主動,比如合同續簽、出國人員歸國后相關工作的提醒(如恢復工資發放)等。

  • 03實現考勤月報線上填報審批,革命性提升管理效率

       考勤管理是一項政策性、專業性、敏感性很強的工作,以前考勤數據由科室考勤員手工記錄統計,科室領導簽字上報,人事處匯總,前后需要近十天才能完成,工作量大且易出錯,結果無法公開透明,當個人考勤結果應用于晉升時,部分職工會產生疑問。

       基于信息系統進行考勤數據上報、審批、審核、匯總,實現了在職職工、合同制職工、臨床研究生等對象的月度考勤管理:首先,科室考勤員生成月度考勤表時,系統自動確定需要填報的人員,內置的自動控制機制可以保證填報數據的準確性,支持補報遺漏數據、修正錯報,提高了管理滿意度;其次,系統自動向科室主任發出業務待辦提醒,科室主任點擊即可處理;最后,人事處隨時監控各科室的上報情況,保證了時效性,各科室填報審批完畢,系統自動生成匯總表和明細表,準確高效。

  • 04智能的薪資調整,實現人員調配與薪資變動的無縫對接

       薪資核定、調整關系到職工的切身利益,對精準性和時效性要求頗高。特別是年底,需要對數千人的薪級工資數據進行核對,時間緊,任務重,如果出現差錯,還會引來職工的強烈不滿。

宏景軟件項目團隊共梳理出畢業生工資核定、轉正定級、各類崗位調整、年度薪級工資晉升等各類工資調整流程20余個,并設置到系統中,業務啟動后,系統自動篩選對應人員,提交審核通過后即完成信息更新,整個篩選與核算過程僅需要幾分鐘即可完成。

  •  
  • 05精準的核心人才管理,極大提升人才盤點統計效率

       為輔助醫院核心人才管理,系統提供了人才盤點功能,建立了后備人才庫,自動生成各類統計報表,一天完成近6000名職工的人員統計工作,依托系統強大的圖表功能,實時體現人才的結構、現狀以及變化趨勢,為北醫三院人才規劃提供了科學依據。

  •  
  • 06友好的自助服務,提升職工的滿意度和歸屬感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采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滿足服務的自主性、及時性需求。

       一方面,通過信息系統的自助服務平臺,職工可以隨時瀏覽本人各類人事信息、查閱消息通知(工作流程通知、預警提醒)。

       另一方面,系統定制了一系列服務于職工的便捷應用。例如,職工買房、買車、出國等都需要開具收入證明,全院5000多名職工讓人事處應接不暇,系統能夠自動生成收入證明,職工直接從系統中打印用印即可,減少了職工和人事部門的填寫與核對時間,實現了成本降低與效率提升的雙贏。

       醫院每年400~500人的職稱考試報名工作,職工可以通過自助服務端在網上直接報名,系統自動統計出報名的人員和類別,考試結束,職工能夠隨時隨地查詢成績,體現出人事部門服務全員的功能屬性,大大提高了全院職工的滿意度。

 

三、基于“互聯網+”的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應用

       根據醫院集團化發展要求,依托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等技術手段,北醫三院實現了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應用:

  • 01人才考評創新:

       為了促進醫院學科建設和發展,醫院制定了教授考核評價實施辦法,針對醫院專業技術崗和醫教研崗位人員,每兩年考核一次,堅持客觀公正、民主公開、注重實績的原則,主要從醫療、教學、科研及社會工作四個方面按不同的工作權重比例及方案分別進行考核。

  • 02人才培養創新:

       醫院間最重要的是人才競爭,從2009年開始,醫院制定了學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和青年學術骨干的培養方案,每個學科分別設1~4名后備人選和青年學術骨干人選,進行科學考評、動態管理,每四年為一周期,每兩年進行一次考評,在臨床培訓、科研等方面實行一定的政策傾斜,培養在醫療、教學、科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層次復合型臨床醫學人才。

  • 03人才激勵創新:

       為了留住優秀人才,北醫三院設立了完善的人才考評激勵機制,主要從醫療、教學、科研及社會工作四方面對教授進行考核,體現出“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同時,提高全院普通職工的薪酬水平,并向年輕職工進行傾斜。針對職稱評審工作,參照北大系統統一標準,涉及各科室和專業領域,通過宏景云平臺職稱評審系統科學合理地篩選人才。

       成績屬于過去,未來任重道遠。隨著集團化發展進程的加劇,人力資源信息化水平也需要進行相應提升,北醫三院在不斷優化原有模塊的基礎上,聯合宏景軟件陸續拓展其他業務模塊的應用,基于“互聯網+”實現人力資源管理創新,促進醫院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