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效果檢測方法
增效度量是移動互聯網算法時代的一種新型廣告效果測量方法,它利用大樣本隨機分組在線實驗,測量廣告是否對用戶購買行為產生影響,從而精確計算廣告實際產生的價值大小。
在互聯網社交化、移動化背景下,算法應用使廣告的個性化、強互動和精準性特征變得非常突出,傳統的廣告測量方法面臨挑戰。一方面,廣告效果歸因變得更加復雜。用戶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頭條、抖音等多平臺中積極互動,消費者跨設備、跨媒體、線上線下行為交叉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如何精確測量單一平臺的廣告效果成為現實問題。
另一方面,目前互聯網廣告常用的cookies-based或last-click等方法都無法追蹤用戶在其他渠道中的轉化。以視頻信息流廣告為代表的一類廣告存在著極強的“種草”、分享等性質,用戶的“拔草”行為可能是在其他渠道中完成的。當前通行的cookies-based或last-click廣告效果測量方法只能了解某一平臺的點擊量,但無法知道該平臺帶來的全部轉化效果。換句話說,用戶的一次轉化,可能是在多個渠道、多個觸點的共同影響下完成的,這類方法不能準確評估出每一個渠道、觸點投放的影響。基于此,增效度量作為一種新的廣告度量方法被提了出來。
曝光:是指某一網站在制定時間周期內,廣告被展現的次數,對于圖片類的廣告而言,頁面中的廣告被加載就實現一次曝光,如果頁面刷新一次記為新的一次曝光,對視頻廣告而言,視頻素材首幀畫面被展現即視為曝光。曝光是互聯網廣告監測中最常用的效果監測指標之一。
獨立曝光:獨立曝光是排除同一用戶多次曝光之前的曝光數量,就是對多少人曝光,基于人數的去重,目前主要通過對Cookie去重實現。曝光和獨立曝光的比值是辨別廣告作弊的常用方法,如果比值過高,表示大量的用戶重復的訪問,流量很可能有問題。
廣告監測的工具有哪些?
百度營銷,由百度——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網站,于2012年創建。百度營銷的建立,是百度進一步推動互聯網行業發展,推動中國中小企業的成長,推動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和轉型的責任體現。百度營銷以“讓營銷人都懂互聯網營銷”為使命,致力于推動中國營銷人員互聯網營銷水平的不斷提升,讓互聯網營銷的理念、方法成為廣大營銷人員的常識,從而帶動中國企業應用現代營銷手段的能力不斷上升。
易撰工具是新媒體創作者的聚集地,擁有500w+的職場運營用戶,為廣告主提供精準、優質、多元化的廣告服務,讓每一分廣告預算都有價值。自有互聯網科技領域服務賬號,關注人數50萬+,日均新增關注2000+,首篇推文篇均閱讀1.8萬+,適合品牌、產品推廣。易撰注冊用戶數高達150萬人+,官網日活人數近3萬,覆蓋人群廣,精準投放,大大提升廣告投放效果。專業的新媒體交流社群資源,社群數量高達400個,社群成員人數近80000人,每日穩定增長800人+,專人維護管理,推廣轉化率高。
諸葛io通過鏈接產生數據,基于數據智能賦能商業,助力企業實現數據驅動業務增長。作為一家以創新為驅動的企業,核心團隊來自西班牙電信、Oracle、SAP、Microsoft等國內外知名企業。諸葛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 ”的價值觀累計服務企業超60000家,聚焦業務場景數據應用價值挖掘,為企業量身定制“產品+服務+咨詢+再開發”的專業數據智能解決方案。圍繞業務場景服務模式包含高性價比的數據分析SaaS服務、可私有化的PaaS平臺、以及定制化SMART數據中臺方案,并憑借 “伴隨企業一起成長”的理念,滿足客戶多方面數據智能需求。
Big Spy:這是另外一款免費的移動廣告監測工具,供人們為他們的新營銷活動汲取創意靈感。作為一個龐大的數據庫,涵蓋了來自 8 個主流平臺的超過 8.5 億條廣告,它通常具有搜索和跟蹤兩個功能。支持國家數較多,覆蓋全球40個國家,包括一些比較小眾的國家也能追蹤到。
廣告效果如何評定?
一般來說,企業評估營銷效果,主要從兩大方向來著手,一個是銷量或銷售線索,另一個是品牌。經常聽到的效果廣告對應的是第一個,品牌廣告對應的是第二個。
對于效果廣告,要做到對各推廣渠道效果評估,首先,要確保所有銷售線索來源都是可識別的。其次,需要對每個渠道的銷售線索轉化進行跟蹤。 識別銷售線索來源 試想,公司在很多推廣渠道上投放廣告,一個客戶打電話過來咨詢,如何判定這個客戶來自于哪個推廣渠道呢? 有些企業,可以做到實時監控,有電話咨詢,可以準確識別出來自哪個推廣渠道;有些企業通過推廣人員和客服配合,一起來識別;有些企業,每種推廣渠道,單獨一個聯系方式。
每次品牌廣告投放,評估效果的直觀數據可能是閱讀數、轉發數、點贊數、評論數。除此之外,還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評估,要綜合各項指標來看。 當你通過一篇軟文或電梯廣告或朋友口中了解到一個陌生的品牌時,你很可能通過搜索引擎進行搜索。 在百度指數中輸入品牌詞,通過百度指數的走勢圖,結合每次廣告的投放時間,可以了解網名對品牌的關注情況。 不僅可以通過百度指數進行評估,還可以通過社交指數評估廣告在移動端的傳播效果。如微信指數、微指數。
廣告效果由衡量廣告輸入與結果的密切程度來預測大小,廣告輸入包含「來源、訊息和策略」;結果也分為「態度、行為、記憶」,雖然文中沒有特地點出,但看起來與訊息傳播效果研究十分相關,其中涉及訊息接收者(消費者)的訊息處理過程與認知模式,像是從來源即能推斷可接受性、訊息本身能影響認知與情感或透過不同的感官經驗可對消費者造成態度、認知與情感影響等。該研究也利用刺激輸入與結果的組合測試對廣告商提出建議,例如當目標是改變消費者態度時,須特別重視來源特征,而使用媒體策略則對處理、記憶存儲效果顯著,更能擁有長期影響。
如果宏觀解讀這份研究的結構,應該可分為平行與垂直,平行面向是如上述所說,探討從廣告所造成的影響中,不同輸入對應到不同的影響點;垂直部分則是研究同時歸結出一層次架構表達訊息影響的上下游順序,也就是訊息會先影響認知、情感層面,認知再影響態度,進而影響意圖與行為。這份研究可顯示出效果的流動過程,不同廣告工具或呈現構成會在不同環節產生差異,因而造成相對的結果價值。
網絡廣告效果監測的4大評估方式
01 CPM
是一種按照展示收費的效果評估模式,廣告主為支持每1000次展示訪問而支付費用。
CPM所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以下3點:首先,現在的網絡環境越來越復雜,廣告主展示的廣告信息是否被網民們關注并且接受;接著,廣告的信息是否和目標網民的相匹配,廣告的信息是否有幾率被目標群眾所關注;最后,部分網站的虛假流量形成的誤導。
02 CPC
是一種按照點擊收費的效果評估模式,廣告主按照點擊來計算費用,每點擊一次就計算一次的費用。
CPC所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以下3點:首先,廣告的吸引力不夠好,很難收到網民的關注,導致點擊率下降;接著,廣告環境的復雜,造成廣告創意難以脫穎而出;最后,減少部分無效點擊或虛假點擊。
03 CAP
是一種按照行動收費的效果評估模式,就是在網民瀏覽廣告后出現了購買、注冊、下載等行為后才收取廣告費用。
CAP所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以下3點:首先,對于是否能夠產生行動,是和網民的真實需求相關聯的;接著,廣告之間的競爭,網民是否有更好的選擇;最后,需要排除部分的虛假注冊行為。
04 CPS
是一種按照實際銷售收費的效果評估模式,就是以實際銷售額的一定比例來換算出廣告費用。
CPS所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以下2點:首先,銷售的效果來自于企業的市場等多方面,以單一的網絡廣告進行考量,就會考慮不全面,最后,對于銷售之外的傳播價值的視而不見。
如何衡量廣告效果
互聯網的意義就是將廣告投放的整個過程數據化了,這個數據化的過程讓廣告投放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量化衡量,這種精確衡量的直接結果就是按效果付費。
最早的按效果付費的一種計費方式CPC就誕生了——用戶點擊才付費,不點不收錢。
比如一個廣告主出1000塊錢,要1000個點擊,折合1塊錢一個點擊,但如果他給了一個很糟糕的素材,點擊率很差。
那么為了達到這1000個點擊,廣告平臺是需要給無限的流量以達成目標的,不按競價進行購買,則廣告主沒有動力去優化廣告創意。
以轉化為最終效果來衡量廣告,同時追蹤轉化過程。
最終效果的衡量往往用ROI或者轉化率(當流量價格比較穩定時),轉化過程往往需要將后鏈路數據匹配前鏈路數據,實現廣告全鏈路歸因后才能體現。
廣告覆蓋的人群數量,以及其中多少人真正被企業的品牌所影響,即增強了認知、好感甚至購買意愿。這些共同構成了企業的品牌資產價值。
這是目前最困難的領域。常用的方法是,追蹤同一人群一段時間(通常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行為變化,尤其是與投放品牌相關的互動行為的變化來推測其品牌人群資產的變化。顯而易見的是,這樣的方法勢必需要足夠大的人群場、內容場作為支撐,能做到這一點的,基本上只能是大型互聯網媒體平臺提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