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貨”的時代已過去,卷“內容”的時代正走來
直播電商的本質是什么?是賣貨。
這是行業里的一個共知。但當直播電商進入到下半場,小編想說,“好貨、好價”已成為了絕大多數頭部直播間里的標配,同樣的商品,在不同的直播間里,只可能存在機制、組品、買贈上的細微差異,并不存在能靠“價格”完勝的直播間。
也就是說:當直播電商走向成熟,在帶貨這個領域,圍繞著“貨”的競爭將相對拉平,這時候,有關于“內容”的角逐將被提升到新高度,且越是頭部的主播,越應該重視內容對于帶貨所起到的杠桿作用,好內容不僅能夠幫助主播做得更大,還能讓他們走得更遠。
為什么有這樣的認知?來源于近期兩個讓小編體感相當深刻的案例,分別來自于抖音、快手兩個平臺的兩位主播。
客單2000元+的美容儀,40分鐘銷售額破億,怎么做到?
圖源:快手@趙夢澈
“衣哥”進入賣貨榜前3,拼的又是什么?
不知道大家與卡思一樣,有關注8月抖音預估銷售額榜,猜到排名前3的都有誰嗎?
不賣關子,分別是:東方甄選、瘋狂小楊哥和衣哥三個賬號。這3個看起來似乎毫無關聯的直播間,其實很容易找到一個共性,那就是擅長產出“好內容”。
好內容對于抖音直播的重要性,在此前的文章《直播帶貨“講內容”,歪風還是趨勢?》,我們曾有過系統的闡述,簡單地說:好內容需貫穿于直播的始終,不僅可以通過好內容來提升直播間的“曝光-點擊率(CTR)”,還能通過內容來拉升場觀、停留與轉化(CVR)。
不止如此,好內容還具有一定的長尾營銷的價值。以小楊哥為例,在抖音,話題帶有#小楊哥直播回放、#瘋狂小楊哥直播回放 的視頻,總播放量已經超過100億次,其中,有不少拿到小楊哥授權,通過剪輯小楊哥直播間的高光畫面進行小黃車帶貨的賬號,月入數萬也不少見。
而回歸今天的話題的主角——衣哥,實際上在成為電商達人前,也是一名內容達人。
2019年,靠著拍攝車牌號為“8888”的豪車視頻,衣哥在抖音一戰成名,隨后便以“勵志逆襲企業家”人設,開始在抖音發布正能量段子,快速圈粉。其中,以男性、小鎮青年更愿意為此類內容“買單”,也基于這一粉絲畫像,在轉型進入直播電商的初期,衣哥主打的也是男裝市場。
“愛作秀、愛蹭熱度、愛炫富……”,是很多用戶在看到衣哥視頻和直播的直觀感受。如在入局直播帶貨的早期,衣哥便靠著蹭“羅永浩”的流量迅速出圈,在視頻里,他向羅永浩發起了帶貨挑戰,表示如果挑戰成功,會贈送一萬件衣服給粉絲慶祝;而若失敗,則會拿出1.3億音浪購置頂級豪車,免費借給當地的粉絲結婚用。
前前后后的視頻設計,讓衣哥的熱度不斷上漲,后又借助0傭帶貨太子龍、海瀾之家、杉杉等品牌專場,躍入頭部主播隊列。“標榜最低價”“大手筆發福利”,以及經常在直播間與品牌方表演“砍價”,成為了彼時衣哥直播的流量密碼。
但隨著平臺及監管機構對于直播亂象加以整治,衣哥也在較長一段時間里降低了直播頻次,在抖音帶貨榜排名也一再下跌。
直到今年4月,衣哥才找到了直播間的新流量密碼,這便是邀請明星/名人坐鎮直播間,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衣哥已經邀請了十多位明星站臺助播,如:黃曉明、柳巖、陳紫函、鐘麗緹、李依曉等,而剛剛結束的生日直播,衣哥也邀請到了的李彩樺現場助陣。
明星客串直播間并非什么難事,難的是如何用好明星的流量,轉化為直播間的流量甚至為銷量?衣哥的路徑是邀請明星拍攝創意視頻。
卡思發現,每邀請一位明星,衣哥都會與其合拍2-5條視頻,視頻的內容,有紀實類的,也有創意類、熱點類、變裝類的。
這些視頻的時長往往不會做嚴格限制,但文案都會帶上直播話題,并告知直播的具體時間,拉滿用戶對于直播的期待;而直播前3天,衣哥還會拍設足量的引流視頻,有打“福利牌”的,有“打情感”牌的,也有“打搞笑”牌的,以盡可能輻射給更多興趣圈層用戶,吸引他們預約、關注直播;而直播中和直播后,也會將直播高光片段以切片的形式放在矩陣賬號,如“衣哥直播好物”“衣哥(直播視頻好物分享)”進行長尾銷售。
圖源:抖音@衣哥
而在直播內容上,相比于此前衣哥直播,也會有更精細化打磨的痕跡。
雖然,與品牌方討價還價的戲碼還在繼續,但會增加親情、友情等橋段,以豐富直播內容看點;而在產品的排品、上架上,也能看到衣哥團隊的用心,如在人氣高的時候會上架呼聲高,利潤率也可控的商品,而人氣低的時候,則會上架福利品等。
正是憑借精細化內容運營,我們看到,818期間,作為獨立主播的衣哥一度超越了東方甄選、小楊哥和彩虹夫婦等,回到了巔峰時期。
所以,卡思在此提醒:內容很重要!內容很重要!內容很重要!多批量測試內容,多完善直播場景,多優化講解話術,這絕非一句正確的廢話。
隨著直播電商進入成熟期,頭部主播直播間頻繁撞品、撞價現象可以說是屢見不鮮,甚至出現過品牌直播間的機制、價格要優于頭部主播的情況,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在于:隨著直播電商走向成熟、店播崛起,品牌方對于頭部主播的認知也回歸理性,頭部主播的議價能力也大幅削減。
在這種情況下,有的主播通過強化前端供應鏈,通過打造自主品牌,去IP化等來“平臺化”個人IP價值,有的則致力于優化后端的內容、直播運營,來提升流量的變現的能力與效率。
可以預見,未來想要掌握更多流量主動權,優質的供應鏈、好的內容以及優質的服務,在內容電商平臺缺一不可。
封面來源:@衣哥、@趙夢澈 網絡公開照片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卡思數據”(ID:caasdata6),作者:卡思數據,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