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核,聯網+培訓,讓學習觸手可及
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是伴隨我國改革開放和核電事業發展逐步成長壯大起來的中央企業,由核心企業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和 30 多家主要成員公司組成的國家特大型企業集團。
隨著集團的迅猛發展,中廣核的產業從“單基地、單項目”發展模式轉變成“多基地、多項目”同時進行,核電產業以外的風電、水電、太陽能、核燃料、金融及綜合服務等板塊也得到迅猛發展,員工數量劇增及人員分布擴大,傳統培訓方式愈發難以滿足員工龐大的學習需求;
集團旗下各成員公司的培訓成熟度參差不齊,亟需推廣和執行一套標準化的流程、工具和平臺,因此中廣核集團希望利用 e-Learning 不受時間、地域限制、成本相對低廉的優勢,滿足企業培訓需求。基于此,集團中廣核大學從 2009年開始就啟動 了e-Learning 平臺建設。
項目概況
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原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是由核心企業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和30多家主要成員公司組成的國家特大型企業集團。
全集團職工總數6萬人,設有成員公司34家,下屬機構60多個。
需求分析
對傳統線下培訓的經濟成本、 時間成本難以把控。
對于大規模的培訓,線下的授課地點與授課方式上存在很多地域性的局限性。培訓計劃不具體,學習方向不明確。
解決之道
移動端大大降低培訓成本,實現員工培訓規模化
為了支撐集團培訓業務的有效開展,為員工提供隨時、隨地、便捷的自助學習服務,中廣核決定優化原有系統業務架構,提升e-Learning系統服務提供能力,促進系統向高效、低成本、可持續的運營方向發展。依托于知學云科技建設中廣核全新的培訓學習平臺,滿足60000多員工使用,平臺包括學習和考試、在線評估、課堂作業、知識問答、學習社區等功能模塊。
特別是移動學習APP徹底解決了偏遠地區員工培訓無法普及的問題,大大降低了培訓成本,也為中廣核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培訓業務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基于培訓業務的全流程,五大功能全部實現信息化,為培訓管理人員提供現有的SAP培訓模塊所不具備的培訓業務管理功能,大大提升了培訓工作效率。
• 培訓管理模塊:
實現了從培訓需求、培訓計劃、培訓執行、培訓評估到培訓考核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 師資管理模塊:
實現了集團各層級教員選育用留的信息化管理。
• 技術授權模塊:
打通了培訓與職業發展的壁壘,實現了崗位培訓大綱、崗位授權、崗位資格認證等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 網絡學習模塊:
實現了員工“隨時隨地隨需”的學習要求,同時支持PC學習和手機APP學習,實現了“讓學習觸手可及”的目標。
• 網絡考試模塊:
管理全集團各類考試項目,同時支持PC和APP,實現了隨機組卷、隨機考試,在防舞弊的基礎上最大程度方便員工考試。
切合業務需求的應用場景
e-Learning 作為一種培訓途徑,集團關注其實際學習效果,網絡學習必須結合實際業務需求或項目需要和促進人才成長來推進。基于此,在中廣核,網絡課程實現了多場景應用,有力支撐了“培養人,而不僅僅是培訓人”的核心理念。
• 應用于員工職業技能自我提升:
對于平臺中通用知識與技能類課程,中廣核大學主張“自取所需”,鼓勵員工利用平臺資源(包括知識庫等)進行自由學習。
• 應用于崗位培訓大綱:
中廣核為每個崗位清晰界定了工作任務、完成該任務所需的能力(含等級)、崗位所需的授權,并對這些任務、能力和授權匹配相應的培訓課程(包括必修及選修)和培訓方式,形成崗位培訓大綱。
網絡課程是崗位培訓大綱對應課程的一種形式。崗位培訓大綱是員工的職業發展路徑的重要組成部分,即當員工完成并通過大綱中規定的內容后,才有資格申請晉升到下一級別,由此亦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員工培訓動力的問題。
• 基于培訓項目:
針對公司內重點關注的崗位,如各層級管理者、核心技術崗位、緊缺的關鍵人才等,尤其對于各層級的新任經理,設計了白鷺 • 破殼、白鷺 • 助跑、白鷺 • 展翅、白鷺 • 翱翔(分別是新員工、新任基層經理、新任中層經理、新任高管培訓項目)等系列培訓項目。
網絡課程貫穿于白鷺計劃的全過程,在集中面授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實施自主網絡課程學習,以預習、加深和鞏固知識,提升培訓效果。
• 基于戰略、社會熱點:
網絡課程的開發與運營需要與時俱進,快速響應熱點事件。例如結合 3•11日本福島核事故,公司及時推出“敬畏核安全、守護核安全”系列網絡課程學習活動,結合集團安全保密月活動推出“集團消防安全”網絡課程學習活動等。
微課大賽,彰顯“人人為師”
隨著微課作為大眾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逐漸興起,2016年,中廣核積極動員各層級員工自主開發微課,舉辦了以“遵守程序,反對違章”為主題的2016年中廣核“安全文化杯”微課大賽,大賽得到了成員公司及員工們的積極響應,超過3%的員工分享了自己的微課作品,眾籌微課作品477門。
2017年除安全文化以外,主題擴大到黨建和通用課程,包括“中廣核黨支部建設+杜絕弄虛作假和隱瞞不報+職業素養”,參賽人數達1057人,眾籌微課作品855門,平臺學習人數高達14000人,在集團內產生極大的影響力。
客戶感言
平臺突破了傳統培訓對時間、空間和人數的限制,實現知識經驗的快速沉淀與傳播,大幅提升學習效果、降低培訓成本。該平臺圍繞“培訓-考核-授權-上崗”運作機制,采用高可用的技術架構和互聯網式用戶體驗設計。
同時支持電腦端和移動端(APP)訪問,平臺包括培訓管理、師資管理、技術授權、網絡學習和網絡考試五大功能模塊。該平臺將進一步促進集團向學習型、創新型企業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