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名稱
達慧教育
企業規模
11-50人

吉林達慧教育:擁抱校管家系統,變革運營管理模式

458次閱讀
undefined

 

吉林達慧教育

達慧教育創辦于2000年,20年專注教育培訓,從學前到高中,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旨在培養學員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有創新能力。

 

達慧教育的根本是愛與責任,教學質量是我們生存和發展的核心,達慧教育擁有一支強有力的師資隊伍和課程研發團隊,從課程的研發,到獨創教材編寫,教學大綱和計劃的合理編訂,針對性為學員提供優質培訓課程。

 

達慧教育現已成為著名的中小學個性化課外輔導培訓機構,累積學員數十萬人,為上一級學校輸送了大量的優秀學子。
 

20年來,達慧教育用辛勤和智慧鑄就了江城民辦教育的一座豐碑。達慧教育秉持“成長不能重來,教育不容怠慢”的辦學理念,傾情推行品牌戰略,學校以優質的師資團隊,先進的教學理念、完善的硬件設施和優質的服務團隊,為中小學生的未來發展助力!

 

微信圖片_20200908101226.jpg


續費環節的變革

集團總裁 王鐵

達慧于2014年開始使用系統,是校管家的早期用戶。這6年來,校管家給學校帶來了許多變革。其中,續費環節很突出。

 

使用校管家以前,上課用的是紙質點名冊,需人工統計課消,因此,在續費前,我們要做4步:

 

image-(2).jpg

 

續費時,也有3個步驟:

1)打出一張續費名單;

2)給前來續費的家長一個個劃名字;

3)再次逐一通知未續費的家長。


 

由于工作繁瑣,所以每所校區都需安排一名人員來專職做此事,這增加了機構的人力成本。

使用校管家后,發生了較大變化。
 

image-(3).jpg

 

1、自動統計+分類

老師在系統里操作上課點名后,會自動計算出課消,同時關聯學員的剩余課時,我們無需再苦苦統計了。課消還關聯校管家中的費用預警功能,通過條件設置,如剩余費用少于300元的即為待續費學員,因此,后臺會自動統計出哪些學員快到期,這解放了員工們的勞動力。

 

2、一鍵發送續費通知

之前,我們需要制作續費單,并一對一電話、微信發送通知,工作繁瑣之余也容易遺漏。

使用校管家后,我們無需再制單了,續費通知單會自動生成,清晰地展現了已上課次、剩余課次和剩余費用;

再結合通知功能,我們在后臺動動鼠標,就能一鍵把續費通知發送到家長手機上,方便之余,也可以避免催費的“尷尬”。

 

3、線上繳費,既避免財務漏洞,又方便家長

發送通知后,若家長同意續費,老師可以再創建一個收費訂單,利用校管家的訂單推送功能,把續費訂單推送到家長手機上,他們在家就可以繳費,家長無需來回奔波。

同時,錢會直接打入學校賬戶,避免了“中間人”做手腳。
 

還記得嗎?之前我們需要安排專職人員來做續費工作,而現在,每一名員工都可以推送訂單做續費,這幫助學校節省了一大筆人力支出成本。
 

微信圖片_20200908101232.jpg

 

疫情期間,學校97%的續費都是通過該功能實現的,因此,達慧現金流狀況未受任何影響。我們非常慶幸,學校在兩年前就堅定地去推線上續費功能,若之前未對家長消費習慣進行培養,他們將很難接受這種方式,我們也會因此斷掉現金流,陷入生存危機。

 

數據是戰略決策的重要依據

達慧教育非常重視學校的經營數據,校管家就像一家超強大的數據工廠,可以為達慧實時輸出不同維度的精準數據,讓我們能360度無死角“捕捉”學校的整體經營狀況,以更快、更好地做決策。
 

舉個例子,每年的10-11月,我們都會做一波針對一年級新生的推廣活動。對于大多數培訓機構而言,都會把兵力集中在開學月,為什么達慧會有這樣的戰略決策呢?

 

原來,通過數據反饋,8、9月報名的一年級新生并不多,而是在10、11月迎來報名高峰。后經分析發現,新生家長對文化類培訓機構需要一定時間的熟悉,8、9月正處于觀察加篩選中,他們會走訪多家學校,試課、對比后再做選擇,他們的報名時間比普通家長往往要慢一些,因此,我們才會做出“打時間差”的決策。

 

微信圖片_20200908101219.jpg

 

作為達慧的“大家長”,除了關心招生數據之外,我也很關心滿班率這個數據。

首先,它能真實反映教學老師們的在職狀態

比如,某位老師帶了10個班,但每個班就5、6名孩子,工作累之余,還掙不到錢,因此可能離職。
 

其次,滿班率也能幫我們測試某個區域課程產品的市場接受度,從而去和同行甚至是巨頭做差異化的競爭。比如在某個行政區域,英語領域已經由新東方拔得頭籌,于是我們會做戰略性調整,集中優勢兵力去占領其他尚未開發的片區。

 

微信圖片_20200908101229.jpg

 

推行校管家的經驗

很感謝校管家為達慧積累了這么多寶貴的數據,以上的前提是全校上下能很好地將系統用起來。那么前期,達慧是如何推行校管家的呢?有3點經驗可分享:

 

1、在全校樹立以數據為導向的意識

作為校長,首先要樹立數據意識。數據是培訓機構生存與發展的根基,我們要積極地去沉淀這些數據,并以此作為戰略計劃、指標制定、市場分析的依據。達慧的具體做法是:要求大家匯報工作、做決策時要以數據說話,這促使大家主動關注數據;
 

2、多部門融合,一起推行校管家

據我了解,很多學校把推行校管家這項事務安排在某一個部門、或某一位領導身上,由此再慢慢輻射開來,雖前期能較快開展工作,但整個推行過程會十分漫長、吃力。達慧的做法是多部門融合,一起去推這件事。舉個例子,我們首先讓運營和財務融合在一起,推行校管家。上系統前,我們抽調了大量人力到這2個部門。同時,我們也在每個部門安排了系統專員,將部門其他成員帶動起來,用這種相互交織、影響的方式來推行,效率很高。

 

3、培訓+績效雙聯動

很多學校用不好系統,主要有2個原因,1是員工不會用,2是員工不愿改變原有的習慣。于是,達慧用培訓+績效考核來促成此事。我們已經記不清,為了推行校管家,達慧召開了多少場培訓,制定了多少條制度。

 

好在以上的努力,讓我們終于有了今天的回報。我們非常慶幸,6年前選擇了校管家,并堅定地在學校推行它!

愿每一家培訓機構,能堅定決心,借助科技的力量,獲得超預期的回報與增長!

 

微信圖片_2020090810122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