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名稱
中達智通
企業規模
51-200人

中達智通×捷停車:共創蓉城智慧停車新生態

539次閱讀

六月,從“天府之國”傳來又一道喜訊,位于成都市的四川中達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下稱“中達智通”)與深圳市順易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捷停車”)簽訂了服務商合作協議,雙方將以成都為據點輻射川內市場,迅速展開多元化智慧停車場景運營服務合作,打造互利共贏的生態聯盟,共享智慧停車帶來紅利。

 

成都車位缺口大,催生“智慧停車”需求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現在成都的常住人口已突破2000萬人大關;而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也發布了最新數據,截至6月底成都的汽車保有量超過500萬輛,穩居全國排名第二。按此比例,在成都每四人就有一位是車主。

成都市“5+1”(五城區+高新區)區域汽車保有量已達223萬輛,剛性停車需求不斷增加,而泊位總數僅為202萬個,參照住建部《城市停車設施規劃導則》,按1∶1.2的車位供給配比計算,車位缺口為70萬個。區域小汽車以每年約30萬輛的速度增長,機動車保有量增長速度遠高于車位供給增長速度。

面對我國城市停車剛需缺口大、泊位利用率低的特點,“智慧停車”的發展成為解決交通問題、改善人們出行的重要環節。隨著政府部門越來越重視城市停車,政策法規的進一步完善,企業與資本的熱情涌現,停車行業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停車市場逐漸形成了技術和運營多樣化發展的局面。

行業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作為扎根成都本地的智能設備廠家和方案解決供應商,中達智通也在機遇中尋求突破。

一直以來,中達智通將自身定位為方案解決供應商,致力于實現方案的多樣性與集約化高度融合、簡潔化與人性化有機融合、高技術含量與完善配套完美結合,不僅為行業客戶提供良好商業模式,實現價值轉化,也同時為廣大成都居民提供良好的停車服務。

正因如此,中達智通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做好“停車前-停車中-停車后”全場景的連接觸達,展開深度智慧停車運營,既是智慧城市變革的大勢所趨,也是行業企業的發展之道,中達智通亟待在軟件服務、平臺能力及運營能力等方面實現質的提升。

 

鏈接·賦能,實現停車服務智慧化

中達智通很快便迎來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業務全面升級的“契機”——捷停車。

捷停車是捷順科技旗下、螞蟻集團戰略投資的智慧停車一體化服務平臺。截至2021年6月,捷停車運營的智慧聯網車場已經超過1.8萬個,累計用戶數高達5,800萬,有著豐富的運營經驗和成果。

在產品研發的優勢上,捷停車擁有全面、開放的互聯網運營平臺,投入千萬級研發成本,完全自研,可開放接入多品牌供應商平臺和需求方平臺。

在運營方面,捷停車將充分發揮其高效的智慧停車運營能力優勢。一方面,基于平臺高凈值的用戶群體,通過數據分析,分觸點、分階段、分場景深度洞察用戶數據,強化用戶認知,快速形成運營轉化;

 

另一方面,區別部分平臺因運營模式單一而只能獲得支付手續費分潤,捷停車具備停車場景全覆蓋的能力,通過與服務商展開多途徑合作,進行“停車前-停車中-停車后”全場景深度運營,實現車場車位運營、支付手續、通道流量、廣告營銷運營等多種類收入分潤。

深耕本土的中達智通有著本地化發展的強大優勢,而捷停車具備優秀的高效運營能力和強大的復合變現能力,于是雙方一經接洽便迅速達成“聯營結盟”的合作意向。

通過服務商合作,捷停車將整合自身所有的基礎能力、產品能力和運營能力,對中達智通進行深度賦能,共同對停車資源進行高效、集約化的管理與利用,實現停車服務的精準規范、智能高效,為川內百姓帶來更多高效便捷的智慧停車服務。

 

目前,中達智通和捷停車已在華西區域積極開展對接工作。據負責人介紹,基于捷停車強大的跨平臺對接能力,他們從獲取硬件設備樣品,到完成接口的預研-評審-開發-測試,預計用時僅需半個月;對接完成后,新上線的項目將以“中達智通硬件+捷停車軟件運維”的方式面世,預計年內完成至少20個項目的對接上線。

為了幫助行業伙伴將分散、獨立的停車場景連接起來,快速打破“場景孤島”的困境,捷停車把自身作為橋梁,推出了“捷停車服務商”招募計劃。捷停車將攜手場景服務商展開深度運營合作,以創新科技引領智慧出行新生態,共建本地化運營價值,打造互利共贏的生態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