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TAPD合作六度人和:連接客戶
(1)客戶介紹
六度人和致力于用互聯網連接技術為企業創造商業價值,旗下產品EC也始終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以用戶的價值為依歸,正在成為SCRM的領跑者。
面對用戶群體日益增長,EC團隊日益壯大,在問題和挑戰面前我們正經歷著蛻變。
用戶思維、敏捷、進取、創新如何有效實現?敏捷產品研發平臺TAPD來助力啦!
2015年TAPD在EC部分項目中進行了試用。使用初期,每個狀態的變化,每個需求的相關處理人一定能收到TAPD郵件提醒,這樣的提醒流轉了一段時間,EC產品研發團隊熟悉了流程,TAPD也逐漸成為了大家的好伙伴。
目前產品研發團隊人數90+,各產品線迭代周期也在不斷優化,從之前小伙伴對發布周期不敏感,到如今根據不同的業務類型已固化為周版本發布和月版本發布的節奏。舉例2016年上半年,EC共發布周版本22次,APP(android+iOS)發布12個版本,PC發布5個版本,CRM相關發布12次。
當然,EC產品研發團隊的小伙伴從未停止進取的腳步,大家仍在為項目過程的優化、高質量版本發布而努力著。
(2)項目背景
早前EC產品研發團隊每個角色成員手中有一個excel表各自維護需求, 項目成員僅了解各自任務階段的時間表, 沒有一個地方隨時可以很直觀的看到各需求目前的實現情況。各個環節的接口處存在灰色地帶,容易遺漏。 這樣的現狀如何能讓用戶需求有效落地呢?
在產品基本都習慣將需求錄入到TAPD的基礎上, 產品研發團隊溝通后決定采取故事墻工具,同時與團隊成員充分討論和制定并確定了合理的狀態流轉機制以及負責流轉的角色。
讓每個角色都能夠主動參與到狀態流轉,并從需求流轉管理中獲得效率的提升。這樣一來需求得到了高效的管理,再也不會擔心遺漏。
而產品也會將收集的需求按照未來三個月進行規劃,并依據優先級錄入到TAPD需求池,正式的需求評審前產品也會與研發團隊溝通進行需求預評審;項目經理根據實際需求流轉情況,跟進項目里程碑各節點:規劃中、需求評審、工作量評估、開發中、測試中、灰度中、已發布,每個角色負責各自的流轉活動。 用戶需求得以快速落地;各項目組所負責的需求清晰體現; 項目管理工作也高效了不少。
(3)解決方案
做需求不能總想一步到位的事情,研發團隊基于版本迭代的方式,循序漸進的來實現用戶的需求優化。
首先,我們根據預評審結論,將每個月需要完成的產品需求列表確認并在看板同步。項目成員依據需求優先級進行正式的需求評審并啟動項目。開始也會有項目成員提出質疑:項目啟動就是個形式化的東西,產品、開發都開始干了,為什么還要啟動?
從流程的角度看,決定一個項目成功的角色有很多,極有可能就是那個與項目成員不相干的角色。項目啟動是個抓手,準備期間就是一個逐步統一大家目標的過程,輔以適當的溝通機制,會把大家的目標逐步對齊。
其次,任務分解和估算,與工作量拆分一樣。執行過程也是要正確看待偏差,有的偏差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偏差是不應該的。特性需求最好不要有資源沖突。如果有需要是根據全局目標來進行排布。
最后,每個產品線的需求均有自己的迭代周期,項目啟動后按照固定的節奏推進,項目成員完成分配好的各個任務并交付。這期間會包含很多敏捷實踐:每日晨會、故事墻等等。在敏捷研發中用的最普遍的一招應該是晨會了,各角色項目成員一起參加會增強對項目各節點里程碑的關注、風險預警同步以及風險應對的討論。
項目過程中,會有小鮮肉加入,也會有老司機離開,干系人的觀點也可能會變化。依據報表 –> 統計分析功能對每個close的迭代進行總結沉淀也成為了一項必修課。 以結果為導向,快速行動,靈活應變,因此我們的開發方法也必須簡單而擁抱變化。
(4)價值體現
TAPD帶給大家的不僅僅是需求/缺陷管理、進度管理、風險管理….還有不一樣的wiki、問題反饋、自定義模板等。
1、wiki
團隊成員可以在wiki中進行知識分享、評論新書和電影等。
客服知識庫棒棒噠
2、問題反饋
客服妹子把問題反饋按模塊整理成為用戶需求方便產品撿需求。
3、根據項目特性定制的各類模板
EC團隊的花兒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