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
寫點評
什么是企服點評分
4.0
共 104人點評
項目
當前產品評分
同類產品均分
綜合
4.0
3.4
功能滿意度
4.4
3.6
性價比
4.4
1.1
易用性
4.4
3.5
售后服務
4.4
3.2
分數人員分布
行業
團隊規模
星級
默認排序
互聯網/電信/軟件信息技術服務
5.0
綜合
5.0
易用性
5.0
售后服務
5.0
性價比
5.0
符合度
一年以上
使用時長
50-99人
團隊規模
- -
使用版本
5.0
滿意的點
Project 同時支持Scrum、Kanban、瀑布 三種研發項目類型,覆蓋了絕大部分研發團隊;
Wiki 可以幫公司構建很好的研發知識庫,像研發制度、開發流程、需求和缺陷管理標準、周會等等內容都可以放上來,不僅可以在內部形成工作流程的準標化,對于新入職的同事也能快速幫助其融入,另外,Wiki還支持多人在線協同編輯,實時保存;
Flow 也非常贊,可以將原來很多需要手動人工的操作,變更各種預設規則自動化執行,很大程度上節約了研發團隊的整體時間,提升了研發效率。
不滿意的點
如果能直接進行代碼托管就更好了,Pingcode 加油,一直支持下去。
2022-04-26
贊同
8
互聯網/電信/軟件信息技術服務 產品經理
5.0
綜合
5.0
符合度
5.0
易用性
5.0
售后服務
5.0
性價比
一年以上
使用時長
50-99人
團隊規模
- -
使用版本
5.0
滿意的點
在做工具選型的時候花了比較多的時間,橫向對比了TAPD、云效、pingcode、禪道、jira等平臺產品,還做了一份產品對比報告。當然比對報告更多是站在團隊視角來做對比,不一定具備普適性。可以簡單概括,各工具在研發和項目管理層面設計理念大體在研發層面設計理念相差不大,但是在具體細節層面有較大出入。PingCode在用產品設計、用戶體驗上都比較好,但是設計理念上對敏捷SCRUM和用戶故事原則引入較多,減少流程設計維護上難度,另外各個子模塊從goals、plan到agile、testhup可以串通,從不同專業視覺進行管理如項目集、產品規劃設計進一步提高團隊管理能力(但是需要逐步學習應用),尤其wiki設計為通用研發管理工具中最優。另外pingcode給我們感覺是一直持續在優化更新,因此綜合選擇了pingcode。
不滿意的點
希望pingcode可以在優化上多花點心思,做一個模塊精一個。但總體,作為團隊負責人想提升團隊工作效率和達成工作可視化管理,pingcode的確值得選擇。
2022-04-26
贊同
5
產品運營
4.5
綜合
5.0
性價比
5.0
符合度
5.0
易用性
- -
售后服務
半年左右
使用時長
小于50人
團隊規模
- -
使用版本
4.5
滿意的點
PingCode是很棒的產研團隊OKR工具,對我們企業來說很大地方便了團隊產研部門的溝通。這個軟件使用到現在已經更新了很多次了,每次更新都覺得用起來更方便,給開發團隊點個贊。對我們運營來說,軟件的發布管理很實用,它可以根據產品運營節奏制定發布計劃表,同時跟進發布進度,確保工作進行在我們的掌控范圍內。
不滿意的點
首先,這個軟件有時會讓運營和產研團隊對需求優先級的判斷不一致,導致我們互相抱怨;然后是一些操作不是很明確,讓各個研發職能對需求實現目的的理解不到位,影響開發進度。
2021-11-04
贊同
2
文化/娛樂/體育/傳媒 高級工程師
5.0
綜合
5.0
易用性
5.0
售后服務
- -
性價比
5.0
符合度
一年以上
使用時長
小于50人
團隊規模
- -
使用版本
5.0
滿意的點
感覺還是能夠跟團隊研發管理訴求想匹配,提供項目到研發的管理落地支撐。比如我們會通過scrum的需求來管理需求池,通過迭代來管理開發timebox,通過版本來管理上線發布,通過wiki來進行資產歸集,通過測試計劃來管理用例及缺陷、測試報告。
不滿意的點
測試管理模塊設計邏輯偏向于形式,沒有真正考慮到一個測試團隊或者測試人員工作使用需求,缺乏缺陷質量的全局報表;又比如做開發管理過程里面,需要做計劃規劃;有比如規則模塊,提供的定時任務竟然是不可用的,希望pingcode可以在優化上多花點心思,做一個模塊精一個。
2022-01-21
贊同
1
互聯網/電信/軟件信息技術服務 產品專員
5.0
綜合
5.0
符合度
5.0
易用性
5.0
售后服務
5.0
性價比
半年左右
使用時長
小于50人
團隊規模
- -
使用版本
5.0
2022-04-26
贊同
1
互聯網/電信/軟件信息技術服務 產品經理
5.0
綜合
5.0
性價比
5.0
符合度
5.0
易用性
5.0
售后服務
一年以上
使用時長
50-99人
團隊規模
- -
使用版本
5.0
2022-04-27
贊同
互聯網/電信/軟件信息技術服務 高級工程師
3.5
綜合
4.0
符合度
4.0
易用性
4.0
售后服務
5.0
性價比
一年左右
使用時長
50-99人
團隊規模
- -
使用版本
3.5
滿意的點
首先知識庫功能很強大,其次還可以關聯很多外部的鏈接,還能和許多第三方應用集成。
不滿意的點
缺乏缺陷質量的全局報告,有些模塊提供的定時任務居然還不能用,希望pingcode可以花點心思多優化一下。
2022-04-28
贊同
研發總監
5.0
綜合
5.0
符合度
5.0
易用性
4.0
售后服務
5.0
性價比
一年以上
使用時長
100-499人
團隊規模
- -
使用版本
5.0
滿意的點
PingCode本身就是工具集中重要的一個,同時PingCode還具有打通其他工具的能力(通過REST API和應用市場)。
【需求拆解、編寫說明、跟蹤項目、測試記錄】(PingCode Agile搞定)
【文檔管理】(PingCode Wiki)
【目標管理】(PingCode Goals)
【源碼管理】、【部署管理,持續集成】和Jira一樣采用第三方插件形式搞定,gitlab,github,svn都與PingCode互通
不滿意的點
比如,目前還暫時不支持微信登錄
2021-06-18
贊同
2
互聯網/電信/軟件信息技術服務 產品經理
5.0
綜合
5.0
易用性
5.0
售后服務
5.0
性價比
5.0
符合度
半年左右
使用時長
50-99人
團隊規模
- -
使用版本
5.0
滿意的點
從原來Jira轉過來,PingCode真是太好用了。整體交互輕量、很容易讓團隊成員上手。而且對國內的IM等工具鏈的支持度也很友好。
25人以下免費的政策 對中小型團隊支持很到位,我們就是從免費轉付費的。
功能上Flow自動化模塊,極大解放了我們很多重復機械的場景操作,以及跟CICD部分的自動化觸發,對提高效率很有幫助。
不滿意的點
希望增加英文版的支持;
以及在移動端功能上還有待加強
2022-04-27
贊同
互聯網/電信/軟件信息技術服務
5.0
綜合
5.0
符合度
5.0
易用性
5.0
售后服務
5.0
性價比
一年左右
使用時長
50-99人
團隊規模
- -
使用版本
5.0
滿意的點
如果說PingCode這款產品最大的亮點,我認為是「Flow」這個能力,其實不光是研發側同學,哪個員工不希望自己在一個平臺上看到所有周邊系統的信息,并且能自動化減少人工操作呢?不好說Flow是什么品類的軟件,但是如果我說信息化是對先進生產力的追求的話,那至少PingCode里的Flow是我手里的一把利器。
不滿意的點
比較好奇同一家公司的Worktile都是支持組件化的,但是PingCode目前的組件形式卻很固化是出于什么考量
2022-04-26
贊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