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快速發展和政府政策的推動下,以產業對焦為手段的園區經濟發展迅速。各地園區經濟覆蓋面不斷擴大,產值越來越集中。GDP比例越來越大。園區公司慢慢向高(高科技)、新(新領域)、專業(專業)行業發展。下面就由小編為您介紹一下智能園區解決方案。
智能園區解決方案
未來趨勢,園區將是高新技術產業的集中研發地,高新企業群集的區域,高新產品孵化和生產的基地。園區規劃建設整體性越來越強,更加注重各種基礎配套設施,以更好的服務促進高新產業的發展。尤其是注重產業園區的信息化建設,構建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信息資源網絡,以信息化帶動產業化是加快產業園區發展的重要內容。
各類產業園區發展迅猛,規模擴張也越來越明顯,高新企業紛紛入駐,企業對園區信息化要求越來越高,同時對園區服務和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分析,目前各類園區由于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缺乏統一專業的園區現代化管理規劃,天此園區管理方式落后,主要體現在:
園區定位及發展方向不夠明確,建設起點不高,沒有形成特色。
園區運營商只提供基本的水電氣、交通、建筑等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智能化都由入駐企業自行完成。園區管理平臺和入住企業平臺不能交互互動;園區信息建設自成體系,信息化水平低,缺乏遠程、集中控制方式,同時業務系統封閉運行,軟硬件各個系統相對獨立,數據庫也相對獨立,不能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園區管理局限于園區安防、園區消費等幾個方面…,沒有覆蓋到園區節能管理、空間管理、建筑管理等領域。在管理方式上處于被動狀態,無法針對園區各類情況調整管理策略。
園區服務對象主要面向園區運營商,入駐的中小型企業缺乏企業信息資源共享、發布、招商引資平臺。
伴隨著國內智慧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工業園區投身于智慧園區建設智慧園區投資規模正保持著穩步增長的態勢。據分析認為“十二五”期間用于建設“智慧城市’的投資總規模將高達5000億元,各地“智慧城市”建設將帶來2萬億元的產業機會。在此大形勢下,智慧園區建設也取得顯著業績2011年各園區根據所在城市及園區信息化發展總體規劃,繼續加大智慧園區建設投資力度,投資規模達到493億元,比上年增長10.8%。2012年全國智慧園區IT投資規模依然保持10流右的增長速度,其總規模達到550億元。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從更高的公共數據應用、異構網絡的共享、多重數據的融合的層面出發,解決了以上面臨的問題。
物聯網與智能建筑的物理結構有許多相似之處。每個子系統都是非常干燥的物聯網數據收集節點。利用物聯網技術,將數據收集到數據服務平臺,通過平臺進行數據分析,提供更先進的動態數據應用服務,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智能。以上內容就是小編為您介紹的智能園區解決方案。
[免責聲明]
文章標題: 智能園區解決方案
文章內容為網站編輯整理發布,僅供學習與參考,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溝通。發送郵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們會在3個工作日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