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名稱
墨刀
企業規模
51-200人

邂逅 CODING ,墨刀測試團隊實現「質」的飛躍

558次閱讀
undefined

 

在互聯網江湖闖蕩的朋友們,誰能沒幾個趁手的兵器,有的人是 Keynote 走天下,有的人與 XMind 生死相依。而在產品策劃工作者的圈子,幾乎人人都聽說過墨刀。截至 2020 年 9 月,墨刀平臺的注冊用戶突破 190 萬,付費企業數量達到 1.5 萬家。

 

墨刀旗下的有四個工具,分別為產品原型工具、矢量設計工具、流程圖、思維導圖,每個工具軟件都強大易用,且全方位支持團隊協同。僅需拖拽連線,就能讓產設研快速高效地完成產品原型和交互設計。

 

如果需要生活的磨練,不妨試試用 Excel 進行測試管理

墨刀的測試負責人告訴我們:墨刀一直致力于做一個“好工具”,這要求墨刀不單單要確保工具的穩定與流暢,還要提供豐富的組件以及頁面來滿足更多用戶的需求。作為測試團隊,要盡可能守好質量門禁,認真地驗證每個使用場景,以確保給用戶提供良好的原型設計體驗。隨著墨刀業務的飛速發展,測試任務在逐漸加重,使用 Excel 進行測試管理也越來越費勁:

  • 1. 首先,使用 Excel 編輯、維護用例極為不方便,特別是涉及結構模塊操作時,就更加復雜。在 Excel 中各種拷貝挪動,很容易錯位。
  • 2. 到了評審用例階段,需要給多位評審人員群發文件鏈接,一一記錄評審意見,再勤勤懇懇把評審意見匯總好。
  • 3. 在執行用例時,不同的測試階段,需要不同的測試粒度,基于 Excel 很難進行用例抽出以及人員分配。
  • 4. 終于測試完畢后,量化測試結果也很困難:測試進度、缺陷數量、任務分配是否均衡、測試任務執行的耗時等等,要基于 Excel 統計這些數據,難上加難。

 

邂逅 CODING,測試管理豁然開朗

墨刀提倡和推崇的工作理念是「自由、高效和成效」。即使服務著百萬用戶,團隊也保持著極為精悍的人數( 2019 年時團隊只有 22 人),這得益于墨刀團隊對效率的極致探索。

 

在提效探索中,墨刀邂逅了 CODING ,原本繁瑣的手工工作流被清晰易用的在線測試管理替代。墨刀測試負責人和我們細細分享了他對于 CODING 測試管理的感受,很多之前本地操作的問題在使用 CODING 之后迎刃而解:

  • 1. 清晰的樹形用例結構

用例管理的結構清晰明確,編寫與維護用例十分輕松,用例可靈活重復使用。在執行用例相關的操作時,單條用例都可以完整展示,更直觀。

 

undefined

 

  • 2. 易用的用例評審

測試人員總是希望用例盡可能覆蓋用戶的使用場景,這時候需要多方人員從不同角度進行評審。用 CODING 進行用例評審,多條評審意見可同時展示,還可以直接修改用例,這樣測試人員可以及時補充,減少遺漏。

 

undefined

 

  • 3. 細致的測試計劃

在 CODING 上負責人可創建不同的測試計劃 ,選擇不同的用例并分配成員;每個計劃的用例執行進度及通過率可實時量化。跟蹤測試進度變得非常簡單,不必反復輪詢各個團隊成員進度。測試人員執行用例時,單條用例還可以指定單個步驟的執行情況。這種細致的設計讓測試人員重測時更有針對性,和開發人員溝通缺陷也更加高效。

 

undefined

 

  • 4. 快速的測試報告

CODING 可根據測試計劃執行結果一鍵生成測試報告,用來展示成果:簡單、快速、美觀。

 

undefined

 

磨刀不誤砍柴工,“慢一點”讓團隊跑得更快

墨刀測試負責人總結到:“ 清晰、易用、直觀,這是 CODING 測試管理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CODING 把工作環節中重要的信息都幫我呈現了出來。使用 CODING 在線管理用例,我們的測試管理效率至少提升了 50% 、工作結果也有了清晰的量化展示、還可以避免機器問題丟失數據。我知道 CODING 除了測試管理協作還有一整套軟件研發管理工作流,我們會繼續探索,希望能夠給團隊帶來更多價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