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名稱
三門通順鉚釘
企業規模
501-1000人

提升全流程質量追溯管理,做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

534次閱讀

最早的金屬變形體可能就是我們知道的鉚釘的祖先。毫無疑問,它們是人類已知金屬連接的最古老的方法,可以追溯到最初使用可鍛金屬那么遠,例如:青銅器時代,埃及人用鉚釘把開槽型車輪外線的六個木制扇形體鉚接緊固在一起。1916年,當英國飛機制造公司的H·V懷特第一次取得可以單面鉚接的盲鉚釘專利的時候,人們幾乎沒有料到鉚釘會應用的這樣廣泛。從航天航空到辦公機器、電子產品以及運動場設備等,可以說,鉚釘現已成為有效而穩固的機械連接方法。

 

把握轉機,穩步布局智能化道路

三門通順鉚釘有限公司便是從事與這個十分重要的行業,其始創于1986年,專業生產各類汽車離合器總成,制動襯片總成系列鉚釘、限位銷和離合器盤轂等,品種繁多,規格齊全,執行標準含蓋國標(GB)、德標(DIN)、美標(ANSI)、英標(BS)等系列國內國際標準。

 

通順鉚釘以“強化過程管理,致力持續改進,追求高新品質,制造優質產品,滿足顧客需求”為宗旨,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產品已經加入OEM供應鏈給南京法雷奧和上海SACHS配套。除給國內各大離合器廠家配套外,還遠銷歐美、非洲、東南亞、中東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在2000年左右,就已經開始做自動化改造了,在行業內,我們也是比較早的去做精益生產和信息化改造的。我們公司是有一些轉型的想法,想要向航空、高鐵、軍工等高端領域轉型,那就對我們的品質追溯、驗廠能力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另外就是研發專利方面的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所以,我們也選擇鼎捷來幫我們一起進行智能化的改造,能夠從傳統人工經驗管理企業升級為現代化管理企業。”通順鉚釘董事長鄭士旺先生表示了對通順鉚釘的未來發展期望。

 

通順鉚釘董事長  鄭士旺.jpg

▲通順鉚釘總經理  鄭士旺

 

建立透明化車間管理,細化追溯顆粒度規劃能力

隨著企業自身的不斷發展壯大,內部管理需求的升級越來越重要。通順鉚釘項目經理沈軍輝對于為何要要信息信息化改造這一問題,說到“我們企業發展到目前,需要把生產數據、財務數據、業務數據、倉庫數據、采購數據等等能做一個整合,能把它串起來,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財務報表或者生產報表。 基于這樣的一個出發點,所以我們考慮做第2次的信息化的投入跟改造。”

 

通順鉚釘項目經理  沈軍輝.jpg

▲通順鉚釘項目經理  陳軍輝

“客戶目前給我對我們的一些要求,最大的就是質量追溯,那只要是追溯,就需要生產過程的一些數據的記錄。那么剛好鼎捷在這一次的規劃中,幫我們規劃了車間透明化的管理整體方案,最大的一個改變就是追溯顆粒度規劃能力的改善。”項目經理沈軍輝對整個項目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進行了說明。

 

最小追溯單位及載具規劃

結合流轉容器控制流轉重量120公斤左右,以120公斤作為最小追溯單位要求,從冷鐓半成品之后依桶流轉,縮小了至少10倍追溯范圍和出現質量異常的處理/隔離批次;

 

以桶流轉減少了流轉卡放錯的幾率,同時減少了手寫和貼流轉卡的工作量。在報表和看板上都會顯示庫位和桶號,可以直接在PDA和臺賬可以找料,找料時間由原本的1小時降到10分鐘以內。

 

最小追溯單位用料限制

依據最小流轉120公斤桶要求,材料最多允許兩個材料批次混料,不允許多材料混合,這樣的話120公斤桶最多會有2個材料批次,會影響到的材料和成本只有4000多公斤左右的材料,只有原本的30%不到。將追溯材料批次的范圍縮小,質量異常如果是材料問題時,減少了需要控制的材料和材料對應的成品和半成品,減少對生產的影響,有效的限制的異常影響的無限擴展。

 

引入智物流先進先出管理,提升客戶驗廠質量通過能力

因行業客戶的驗廠需求不斷嚴格,通順鉚釘同樣需要不斷提升企業的驗廠質量通過能力,在這一次智能化規劃中,主要通過先進先出、過程檢驗、來料檢驗、首檢檢驗這四個主要能力的提升,來達到增強驗廠能力的目的。

 

“我們的客戶基本上都是德資或者美資一些比較大的企業,他們對我們的要求也是希望所有的產品都是可追溯,所有過程都是能夠透明可控的。那另一方面,我們也是希望通過內部管理的完善,達到更高的效能。” 通順鉚釘技術副總李鄭翼介紹到。

 

通順鉚釘技術副總  李鄭翼.jpg

▲通順鉚釘技術副總  李政翼

 

  1. PDA掃描出庫時給與揀貨路徑提醒,并做先進先出嚴格控制,確保倉管能夠按照先進先出原則出貨,先進先出準確率從原本的50%提高至100%。

  2. 檢驗數據必須入系統,質檢經理定期從系統查看檢驗數據,發貨時檢驗報告從前端檢驗的信息直接產出報告。

  3. 重新定義檢驗流程,必須要檢驗完成后后續領用和后道工序才可以生產,關鍵工序檢驗覆蓋率100%。

  4. 首檢巡檢影響報工,要求檢驗員必須要做首檢巡檢,檢驗數據通過檢驗單號統一歸檔,系統記錄檢驗單號,可以方便查找到對應檢驗數據,減少了反應時間。實現單據可追溯性和檢驗的可控性。

 

搭建質量追溯功能平臺,增強全程品質追溯能力

“在早期,想要追溯質量、追溯產品,要追溯到原材料,需要我們翻找大量的資料,手工記錄等等,然后靠人工去把它關聯起來,對于真實性和及時性都有很大的阻礙。”對于幾乎是所有工廠都遇到的“老大難”問題,通順鉚釘生產主任林咸城同樣感到過頭疼,“在引入鼎捷軟件的E10、智物流以后,我們在系統里面就直接從源頭開始到到中間所有的工序,再到最后的一個成品,它都有信息去關聯起來。”林主任表示生產現場設置電子看板,在生產過程中實時采集數據,實時呈現在看板上,管理人員可以立即掌握每一道工序實際的良率產出、生產效率等,使得信息報表更透明更及時。

 

通順鉚釘生產主任林咸城.jpg

▲通順鉚釘生產主任 林咸城

 

對于追溯的需求,通順鉚釘通過建立質量追溯平臺結合材料/半成品追溯明細,可以快速定位到異常批次并提供給客戶。平時質量部查看成品內標簽生產信息,質量追溯平臺提高效率。透過前期完整的品質體系規劃,及生產過程完整的上料記錄、生產記錄、檢驗記錄等,可確保產品追溯資料的完整性、精細化、高效性。

 

同時,也可實現針對不同問題制定的改善措施推行的有效性、可靠性與針對性以達成公司重要客戶對整個追溯過程的高滿意度。針對客戶退貨原因的真實追溯,可全面了解客訴扣款的不良原因稽核與驗證,為內部改善提供詳實數據分析和資料。

 

通順2.png

 

在談到未來的發展,通順鉚釘技術副總李鄭翼對企業信息化、智能化改造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德國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有一句話是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作為企業來說,企業好的企業的管理都是相似的,但是不好的企業那就有各自的原因。我們信息化其實說到底就是管理的一個訴求,因為我們在做新的發展,新的開拓,必須要有這樣的一個工具,去讓管理能夠落地,所以說我們做好信息化就是做好管理,最終目標的話,就是希望我們可以做到管理和信息化的融合。”

 

想要把隱形冠軍的寶座坐穩,通順鉚釘已逐步走向現代化、規范化和科學化,并不斷完善企業宗旨,以一流的品質、至誠的服務在現代工業應用的發展中貢獻一分“緊固“的力量。未來,鼎捷作為智能制造規劃者和整合者,也將繼續攜手通順鉚釘,互利共贏!